
雖然《星際爭霸戰:下一代》經常被譽為粉絲的最愛,但《星際爭霸戰:發現號》卻取得了有別於前作的顯著里程碑。第一部《星際爭霸戰》於 1966 年首映,為近六十年來吸引觀眾的系列電影奠定了基礎。繼一系列成功電影之後,《下一代》於 1987 年首次亮相,標誌著《星際爭霸戰》世界在網路電視和聯合播出中的新紀元的到來。
《星際爭霸戰:發現號》於 2017 年回歸,填補了2005 年《星際爭霸戰:進取號》完結後12 年的星際爭霸戰節目空白。 《發現號》不僅重振了整個系列,還將《星際爭霸戰》帶入了流媒體領域,目前新劇集主要在 Paramount+ 上播出(星際爭霸戰:神爭霸戰)。這次重啟催化了《星際爭霸戰》宇宙的另一個擴張,有望比《下一代》推出的更加廣闊。
《星際爭霸戰:發現號》在衍生作品中超越了《下一代》
期待 Discovery 推出更多衍生作品





儘管《下一代》在許多星際爭霸戰愛好者心中仍然佔有特殊的地位,但《星際爭霸戰:發現號》已經產生了數量可觀的衍生作品。該劇在 Paramount+ 上成功播出了五季,為幾部衍生劇奠定了基礎,包括《星際爭霸戰:皮卡德》、《星際爭霸戰:下層艦員》、《星際爭霸戰:神童》、《星際爭霸戰:奇異新世界》、《星際爭霸戰:第 31 區》和即將上映的《星際爭霸戰》和《星際爭霸戰:星際爭霸戰》和《星際爭霸戰:星際爭霸戰》和《星際爭霸戰》。
此外,Paramount+ 還推出了其他多種格式,如《星際爭霸戰:短途旅行》和動畫版《星際爭霸戰:非常短途旅行》。雖然這些系列中只有少數與《發現號》直接相關,但總共 8 部衍生劇代表著多樣化和重大的擴展,並且未來可能會有更多衍生劇出現。
即將上映的項目包括由Tawny Newsome和Justin Simien執導的真人版《星際爭霸戰》喜劇,該片與《星際爭霸戰:下層艦員》相關。
《下一代》在電影衍生性商品方面超越《發現號》
下一代的電影遺產





儘管《星際爭霸戰:發現號》在擴展星際爭霸戰宇宙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就劇情片而言,它仍然比不上《下一代》 。 TNG 於 1994 年以《星際爭霸戰:下一代》首次在電影中亮相,隨後又拍攝了三部電影:1996年的《星際爭霸戰:第一次接觸》, 1998年的《星際爭霸戰:起義》和 2002 年的《星際爭霸戰:復仇女神》。
到目前為止,由「發現號」衍生的唯一一部長片是以串流媒體為中心的《星際爭霸戰:第 31 區》。不幸的是,自 2016 年《星際爭霸戰 3:超越星辰》上映後,該系列的影院上映陷入了長期停頓,近十年來沒有新影片上映。儘管人們對《第 31 區》的續集和其他串流電影抱有希望,但該片的反響平平,令其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TNG 時代的無可比性
《星際爭霸戰》串流媒體與網路電視的規模對比




儘管《星際爭霸戰:發現號》開創的衍生作品數量比《下一代》多,但值得注意的是,以網路電視和聯合播出為特徵的《下一代》時代所製作的內容規模仍然無與倫比。那個時代的電視劇通常每季有 22-26 集——與今天的串流媒體格式相比,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數量。
目前陣容中的季度結構,包括《星際爭霸戰:皮卡德》、《星際爭霸戰:下層艦員》和《星際爭霸戰:奇異新世界》,通常每季只有 10 集,這使得新系列很難與《星際爭霸戰 5:下一代》播出期間創作的大量作品相媲美。值得注意的是, 《發現號》及其相關電視劇的總集數仍然明顯較低,五季加起來只有 65 集,與《下一代》的數百集形成鮮明對比。
此外,該系列的長期粉絲們也懷念「填充劇集」的魅力,這種劇集可以讓角色發展,並探索廣闊宇宙中的較小敘事。今天的《星際爭霸戰》系列需要大量的額外內容和時間才能趕上標誌性的《下一代》時期所製作的故事敘述廣度。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