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個薩爾達反派需要像《王國之淚》中的加農多夫一樣的待遇

為什麼一個薩爾達反派需要像《王國之淚》中的加農多夫一樣的待遇

《薩爾達傳說:王國之淚》在其前作《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的基礎上,成功地將創新設計與系列的核心元素融合在一起。雖然《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重新定義了遊戲玩法和探索,但《王國之淚》增強了敘事體驗,解決了早期作品中一些關於敘事的批評。

《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所呈現的探索自由是革命性的,但其敘事深度卻讓某些玩家渴望獲得更多內容。相較之下,《王國的眼淚》更加重視故事敘述,重新引入了像加農多夫這樣深受喜愛的角色,他的回歸引發了人們對未來反派角色發展的興奮和猜測。

《王國之淚:薩爾達傳說反派的新曙光》中加儂多夫的重新設計

沒有任何
沒有任何
沒有任何
沒有任何

期待已久的加農多夫回歸

加農多夫是遊戲界最具代表性的反派之一。最初,他以野獸形態登場,名為加儂 (Ganon),在《時之笛》中,他轉變為強大的格魯德 (Gerudo) 形態。這種演變從此成為了角色的代名詞,並創造了貫穿整個系列的傳奇。

雖然《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預示著該系列將取得重大進步,但加儂多夫的存在感卻不那麼突出,他只是以「災厄加儂」的身份出現——一個沒有粉絲們所珍視的深度的最終 Boss。加儂多夫在《王國之淚》中的復活,不僅標誌著他自《黃昏公主》之後重新回歸人形,而且還進行了精巧的重新設計,激發了觀眾的熱情。

隨著《黃昏公主》於 2006 年推出,玩家們等待了超過十五年才看到加農多夫的重生,因此他重新設計的存在感特別強烈。這個角色的驚人反派形象為我們重新審視其他薩爾達反派提供了強有力的理由,特別是那些可以從復活的敘事之旅中受益匪淺的反派。

Vaati:值得重振雄風的候選人

瓦蒂是《縮小帽》《四把劍》的主要反派,也是《薩爾達傳說》系列中繼加農多夫之後出現次數第二多的反派。雖然加農多夫的統治地位已得到充分證實,但瓦蒂的相對缺席引發了一些有趣的問題,即錯失了角色發展的機會。

瓦蒂 (Vaati) 與加農多夫 (Ganondorf) 非常相似,擁有變成各種形態的能力,包括可怕的惡魔。然而,他的性格卻有著層層複雜的差異。他不只是混亂的預兆;相反,Vaati 的敘述反映了該角色作為 Ezlo 的學生的背景故事所引發的道德缺陷的悲劇性弧線。他的過去的這個元素具有深刻的講故事潛力,尚未被充分發掘。

考慮到大多數塞爾達反派都只出現過一次,瓦蒂的歷史敘事潛力對於未來的遊戲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會。繼《王國的眼淚》中加農多夫復活之後,粉絲們希望瓦蒂也能有類似的轉變,不可否認的是,她值得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