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報道,英特爾和台積電邁出了重要一步,雙方成立了一家涉及英特爾代工的“合資企業”,這將使台積電能夠監管英特爾在美國的製造設施
英特爾與台積電合作:半導體格局的轉變
鑑於半導體產業兩大巨頭英特爾和台積電之間的長期競爭,這項意外發展尤其值得注意。在當前的政治氣氛下,包括川普政府有意恢復美國在晶片製造領域的地位,這種合作關係可能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路透社最近引述 The Information 的報導指出,此次合作可能成為變革性技術向美國本土遷移的催化劑,但前提是該協議能夠成功執行。
合作的具體細節尚不清楚,但有跡象表明台積電可能會保留英特爾代工部門 20% 的股份。關於潛在聯盟的討論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特別是在台積電應對川普政府實施的美國關稅的複雜情況時。加強與英特爾的合作,加上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可能對於緩解這些挑戰至關重要。然而,儘管人們對英特爾的未來前景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但台積電交易的結果仍不確定,有幾個因素需要考慮。

儘管有潛在的好處,但台積電和英特爾本質上是不同的實體,各自擁有不同的管理風格、勞動力動態和技術發展策略。這種分歧表明整合他們的業務將是一項複雜的任務。台積電如果要有效地承擔這項任務,就需要進行全面的管理控制,而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很多年,甚至幾十年。
另一方面,英特爾代工廠內部的最新進展預示著良好的發展前景。該部門最近慶祝了備受期待的18A工藝的「風險生產」正式啟動,這一里程碑被視為公司未來復甦的關鍵。在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的新領導下,公司製定了「為客戶打造」的策略重點,並強調代工服務是重中之重。因此,雖然與台積電的合作表面上看似有益,但實際情況卻更加微妙。
發佈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