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政策需要細緻的方法,而不是簡單的開啟和關閉機制。前總統川普的貿易主管羅伯特·萊特希澤 (Robert Lighthizer) 表示,人們相信,即使川普的經濟戰略失敗,美國也能輕鬆復甦。
萊特希澤將中國定位為美國利益的生存威脅,並聲稱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對於制衡中國崛起至關重要。現擔任川普非官方顧問的萊特希澤是徵收關稅的堅定支持者,他認為此舉對於恢復貿易關係平衡是必要的。他強調,侵犯技術專利和間諜活動等問題正是對中國徵收高關稅的理由。
在最近接受《60分鐘》節目斯科特·佩利採訪時,萊特希澤面臨一個關鍵問題:“你犯錯的可能性有多大?”此次調查針對的是關稅和貿易減少的長期經濟影響。儘管萊特希澤對其政策的有效性表示了一些不確定性,但他淡化了潛在的風險,並聲稱:「如果我們十年內這樣做卻沒有效果,那麼我們就可以回到過去,並像過去一樣再次失敗。
這項聲明令人質疑,特別是考慮到關稅常常被證明無效的歷史背景。萊特希澤主張與中國脫鉤並實施大幅關稅,似乎無視這可能對長期聯盟造成的不利影響。
大蕭條的教訓
1930 年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經常被引用為警世故事。該法案對多種外國商品徵收 20% 的進口關稅,以保護國內產業。然而,它卻導致全球貿易急劇下滑,並引發 25 個國家的報復——事實證明這一結果極為有害。羅斯福總統認識到變革的必要性並開始降低關稅,表明孤立主義不是一種可持續的政策。
川普將關稅描述為對外國徵收的稅收負擔,而不是對美國消費者造成的額外成本。他的支持者希望這些政策能促進就業成長並保護當地企業。儘管如此,他的關稅措施的範圍似乎主要針對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
這種關注可能會疏遠主要的貿易夥伴,導致企業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和製造等行業可能面臨重大挑戰,為了緩解不斷上升的開支,可能會導致裁員。此外,中小企業可能特別容易受到進口成本增加的影響。儘管萊特希澤表示美國有能力嘗試這些政策,但川普經濟戰略的失敗最終可能會給普通美國公民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