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為什麼新殭屍電影的標題是“28 年後”而不是“28 個月後”

理解為什麼新殭屍電影的標題是“28 年後”而不是“28 個月後”

經過長時間的停頓後,著名電影製作人丹尼·博伊爾和作家亞歷克斯·加蘭帶著備受期待的電影《28 年之後》隆重回歸《28 天》的世界。有趣的是,本期內容忽略了先前概念化的《28 個月後》,直接跳到這個新的敘述。這段旅程始於 2002 年,當時的新興導演博伊爾與小說家加蘭合作製作了《驚變28 天》。這部電影以相對不知名的希里安墨菲為主角,透過呈現受憤怒感染的人類而不是傳統的活死人,將恐怖元素與心理緊張融為一體,重新定義了殭屍類型。

儘管規模不大,《驚變 28 天》對電影界產生了重大影響,推動了其創作者和演員的職業生涯。它經常被認為是 21 世紀快節奏殭屍電影激增的重要催化劑。除了介紹可怕的敵人之外,這部電影還以其扣人心弦的敘事和出色的表演而聞名,使其成為對社會崩潰的驚心動魄的探索。五年後,《驚變28 週》繼續了該系列,但《驚變 28 個月》的缺席讓許多人相信該系列已經走到了盡頭。現在,隨著《28 年後》的上映,粉絲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故事的下一步發展。

《28年後》講的
是什麼?

28年後的
背景:偏僻的村莊

廢棄火車車廂旁的士兵看起來很害怕

這部新電影的故事發生在憤怒病毒爆發 28 年後,該病毒最初摧毀了英格蘭,後來蔓延到整個歐洲大陸。危機發生後,英國政府垮台,導致其他國家陷入混亂或嚴格封鎖。英國境內的一個派系透過撤退到一個遠離混亂的防禦島嶼而成功地度過了難關。

故事圍繞著來自這個僻靜社區的一對父子展開,他們前往大陸執行一項大膽的任務。他們在那裡發現的是令人敬畏的奇蹟和可怕的恐怖,遠離他們受保護的存在。這次,演員陣容包括朱迪·科默、亞倫·泰勒-約翰遜、拉爾夫·費因斯和傑克·奧康奈爾等知名人士,但希里安·墨菲不會再出演原版電影中的角色。

為什麼不叫28個月後呢?

標題變更:從28個月後28年後

亞倫泰勒約翰遜 28 年後的行動

跳過《28 個月後》而選擇《28 年後》的決定可能顯得不尋常,尤其是因為距離原版電影首映不到 28 年。編劇亞歷克斯加蘭 (Alex Garland) 最初對《28 個月後》這個標題表示了興趣,他在 2015 年向IGN表示:

「更有可能是 28 個月,而不是 28 年。 28年,讓你多了一個去處。 28 Decades 可能很生氣。

起初,加蘭設想根據《驚變 28 天》的故事製作更多續集,但多年來他的關注點已經改變了。最近,他指出(透過Inverse):

「但幾年前,一個想法在我的腦海中具體化,那就是真正的 28 年後。丹尼一直很喜歡這個主意。

加蘭觀點的這種演變表明,敘事值得時間的流逝,《28 個月後》最終被擱置,以專注於這個電影宇宙的下一個過渡階段。

時間間隔如何影響電影

28 年後:一部後世界末日生存電影

拉爾夫費因斯 (Ralph Fiennes) 在 28 年後的令人難忘的風景中

從《二十八個月後》《二十八年後》的轉變極大地改變了電影的主題方向。第一部電影呈現了一場即時發生的悲劇,展示了疫情的爆發和隨後社會的衰落。相比之下,《28週之後》繼續講述災難和混亂。如果《28 個月後》的故事設定在疫情爆發兩年後,那麼《28 個月後》也會以同樣的方式聚焦於眼前的危機。然而,透過將影片置於近三十年後,《二十八年後》明顯過渡到後世界末日生存電影的領域。

透過這段時間的流逝,人們可以沉思地探索社會如何適應感染者的存在,並將其與前輩的瘋狂節奏區分開來。預計該基調將與廣受好評的系列片《最後生還者》類似,與早期電影中無情的腎上腺素相比,故事的發展具有更大的深度和複雜性。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