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 2nm 生產計畫:到 2025 年,每月晶圓產量將達到 50,000 片,如果兩座工廠同時投入生產,每月產量可能達到 80,000 片

台積電 2nm 生產計畫:到 2025 年,每月晶圓產量將達到 50,000 片,如果兩座工廠同時投入生產,每月產量可能達到 80,000 片

台積電即將從試產階段過渡到全面生產,據報道已取得 60% 的良品率的重要里程碑。隨著這家知名的台灣半導體製造商不斷提高其生產能力以滿足客戶需求,該公司可能很快就會大幅提高產量。據內部人士透露,台積電每月的晶圓產量可達 5 萬片,這一數字預計到 2025 年底將飆升至 8 萬片。

台積電台灣工廠的生產能力

位於台灣寶山和高雄的兩個關鍵工廠是台積電 2nm 晶片生產工作的核心。高雄廠最初的目標是生產5, 000片晶圓,寶山廠的目標也是同樣的數字。根據@Jukanlosreve最新見解以及《經濟日報》報道,如果所有生產流程順利進行,台積電目前的產能可以在年底前將每月晶圓產量提高到 50, 000 片。

如果台積電成功避免任何生產障礙,他們就有可能實現上述 80, 000 台的目標,儘管目前尚未發布確認這些預測的官方聲明。台積電僅表示正在取得顯著進展。業內專家透露,寶山工廠每月可生​​產 25, 000 片晶圓,這意味著高雄工廠需要管理剩餘的 25, 000 片晶圓才能達到整體目標。

對先進的 2nm 晶片的需求正在激增——超過對 3nm 晶片的需求——這使得台積電加快生產速度變得越來越重要。目前,台積電的表現優於其最接近的競爭對手三星,後者在 Exynos 2600 試驗階段使用 2nm GAA 技術的良率僅達到 30%。

隨著台積電生產能力的提升,半導體格局不斷發展,為這個競爭激烈的領域的企業創造了機會和挑戰。

新聞來源:經濟日報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