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灣,台積電位於新竹和高雄的尖端半導體工廠有望成為 2nm 晶圓生產的領導者。最近的行業分析強調,該項先進技術的全面生產預計將於今年稍後開始。台積電已取得顯著進展,初始試運轉期間成品率就達到了 60%。隨著兩家工廠的成功投產,該公司每月晶圓產能可達5萬片,最高產能可達8萬片。這一樂觀前景與市場對 2nm 晶片日益增長的需求相一致,將超過目前的 3nm 晶片需求。事實上,預測顯示,台積電的銷售額在 2025 年第三季和第四季可能會飆升至約 301 億美元。
加速試生產和經濟影響
台積電新竹工廠試生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進展,生產運營比原計劃提前了一個季度開始。值得注意的是,產業分析師郭明池透露,成品率已超出預期,這表明 2nm 製造流程不僅可行,而且已做好量產準備。Dan Nystedt的報告顯示,新竹和高雄工廠預計均能有效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預計每座工廠將創造 1 兆新台幣的收入,相當於 2025 年下半年約 301 億美元的收入。
這筆預期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與蘋果有關,據報道,蘋果正在為 A20 晶片做準備,為計劃於 2026 年下半年推出的 iPhone 18 做準備。然而,高通也在加強其競爭力,並計劃發布兩款採用台積電 2nm 製程的系統級晶片 (SoC),包括預期的驍龍 8 Elite Gen 2。
在台積電向目標不斷邁進的過程中,它面臨的唯一實質競爭來自三星。最近的報告顯示,三星在 Exynos 2600 的試運行中已實現 2nm 技術的 30% 良率。儘管台積電過去採用新光刻技術的速度可能較慢,但它一直保持著晶圓產量的領先地位。
如需進一步了解,請造訪《經濟新聞日報》並了解更多有關台積電營運的詳細資訊。
欲了解更多圖像和信息,請參閱來源。
發佈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