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改掉咬指甲的習慣,試試這個療法

如果你想改掉咬指甲的習慣,試試這個療法

咬指甲或摳皮膚看似無害的習慣,但實際上可能有害。這些被稱為以身體為中心的重複行為。這意味著你會情不自禁地拉扯你的頭髮或皮膚,即使你最終會出現瘡、疤痕或禿斑。這些習慣可能影響全世界約 5% 的人,而咬指甲是常見的行為。

如何改掉咬指甲的習慣?

為了更好的健康,需要改變咬指甲的習慣(圖片來自Vecteezy)
為了更好的健康,需要改變咬指甲的習慣(圖片來自Vecteezy)

新研究表明,一個簡單的舉動可能會有所幫助。這項研究最近在《美國醫學會皮膚病學雜誌》上分享。它表明「習慣替代」可能會減少這些行為。

改變習慣意味著每天至少輕輕摩擦指尖、手掌或手臂背部兩次。儘管它並不適用於所有人,但研究中超過一半的人表示他們感覺有所改善。這比對照組中感覺更好的約 20% 的人要多得多。

德國漢堡-埃彭多夫大學醫學中心臨床神經心理學工作小組組長 Steffen Moritz 領導了這項研究。他在聲明中說:

「規則就是輕輕地觸摸你的身體。即使有壓力,也應該更快地完成動作,但不要施加更多的自我壓力。”

簡單的治療就可以治癒這個習慣

治療可以治癒咬指甲(圖片來自 Vecteezy)
治療可以治癒咬指甲(圖片來自 Vecteezy)

這項研究是早期研究,需要進一步驗證。然而,專家表示,結果令人鼓舞。該研究對 268 名患有拔毛癖(因壓力而拔毛)或咬指甲的人進行了檢查。志願者被分成兩組。

第一組觀看了手冊和影片。這些向他們展示如何養成一種新的習慣,只要他們覺得需要咬或拉,就輕輕地摩擦,這種習慣的危害較小。他們也被告知要練習這個新習慣,即使他們沒有感覺到這種衝動。

第二組被告知他們正在等待治療。研究結束後,他們才接受了習慣替代訓練。

治療組中十分之八的人對訓練感到滿意。他們甚至會把它推薦給朋友。咬指甲的人似乎從改變習慣中獲益最多。

習慣替代的局限性

習慣改變需要一致性才能有效(圖片來自 Vecteezy)
習慣改變需要一致性才能有效(圖片來自 Vecteezy)

正如這項研究所表明的,習慣更換是希望將通常感覺良好的摳拉感覺換成其他感覺良好但不會傷害你的東西,例如輕柔的觸摸。

然而,這項研究並不完美。對照組沒有接受某種替代治療。這項研究的時間很短,只有六週。另外,尚不清楚焦慮或憂鬱等其他情況是否在幹預中發揮了作用,或者乾預是否減少了損害。

研究作者也表示,還存在一些其他限制。這些參與者是透過社群媒體找到的,缺乏多樣性(大多數是 30 多歲的白人女性),而且診斷結果也沒有得到證實。

開始克服像咬指甲這樣的習慣並不容易。這些以身體為中心的重複行為經常被誤解,並且可能被遺漏或錯誤診斷。因此,該領域需要更多的研究。但任何縮小治療差距的努力絕對是一項重要的努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