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不是投資建議。作者未持有上述任何股票。
隨著英特爾與台積電合作的討論升溫,台灣媒體通報台積電正考慮收購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 20% 的股份。此舉可能為英特爾利用台積電的製造能力在國內生產尖端晶片提供途徑。英特爾股價在短短五天內飆升 22.5%,今年迄今已上漲 16.7%,這一勢頭與副總裁 JD Vance 在巴黎的講話相一致,他強調了美國先進半導體製造業的重要性。
台積電可能收購英特爾代工服務股權
儘管有關台積電可能管理英特爾製造設施的傳言很多,但這種營運整合可能會帶來重大挑戰。不同公司的半導體製造流程可能存在很大差異,這為潛在的合作增加了複雜性。此外,英特爾和台積電之間的任何正式聯盟都可能面臨廣泛的監管審查,從而引發對市場壟斷的擔憂。
根據台灣經濟日報報道,台積電對英特爾的少數股權投資並不是這筆潛在交易的唯一關鍵。與高通、博通等美國主要晶片設計公司的合作也可能發揮關鍵作用。透過向新實體下訂單,這些公司可能促進更平穩地過渡到營運狀態。

經濟日報的報導也暗示,川普政府的「美國製造」計畫正在支持台積電收購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IFS)股份的興趣。投資可能採取直接現金注入或技術支援的形式,但具體細節尚未確認。
對於博通和高通等公司來說,投資 IFS 可以增強他們與台灣強大競爭對手聯發科的競爭優勢。與中國科技巨頭華為不同,聯發科準備利用其亞洲業務獲得具有競爭力的價格,而華為在採購最先進晶片方面受到限制。
自去年前執行長帕特里克·基辛格意外辭職以來,有關英特爾分拆的猜測一直存在。維持晶片製造設施的財務壓力迫使英特爾裁員大量員工並暫停派發股息。儘管英特爾今年股價上漲了 16.7%,但由於該公司努力透過 18A 製造技術增強其產品供應並穩定生產流程,其股價在過去一年中暴跌了 46%。
18A製程技術對於確定新業務實體可能獲得的訂單量至關重要。英特爾因率先從荷蘭公司 ASML 收購先進的高 NA EUV 晶片製造機器而成為頭條新聞。不過,該公司第四季仍報告淨虧損,預期營收低於市場預期。
隨著事態的持續發展,半導體產業受到密切關注。台積電擬對英特爾代工服務的投資可能會重塑格局,在應對複雜的監管挑戰的同時提供新的機會。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