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策略遊戲領域,一些領導者以精心打造一些著名城市而聞名,而另一些領導者則將土地視為快速擴張的畫布,並以不懈的野心奪取它。
從本質上來說,擴張是一場競爭。最成功的領導者不僅建立新的城市;他們往往在對手注意到之前就策略性地確保土地、利用資源並增強影響力。
有些領導人借助軍事力量透過征服來擴大領土,而其他領導人則專注於建立定居點和基礎設施,使其不斷壯大的帝國變得無可匹敵。
一部分領導人傾向於利用外交和貿易作為擴張的手段,透過聯盟和文化影響力來佔領新領土。
無論採用什麼方法,這些領導者都積極主動,尋求他們所需要的東西並抓住出現的機會。
本文專門為那些準備建立不斷擴張的帝國的人而寫。以下是《文明 7》中頂級擴張主義領導人的精選列表,每個領導人都有其獨特的策略,確保他們的印記在地圖上留下痕跡。
10阿育王,世界棄絕者
穩定中求成長

阿育王體現了漸進式成長的哲學──他培育了一個有機繁榮的帝國。他的獎金由幸福感驅動,導致人口激增,每個城市每增加 5 個單位的幸福感就會額外產生 +1 食物。
他的慶祝活動進一步放大了這種效果,為每個定居點增加了顯著的 +10 食物,確保了他的城市持續增長。他獨特的建築還可以透過改進帶來的相鄰獎勵來提高幸福感,為持久擴張而沒有衰落的風險鋪平了道路。
事實上,他的資本利用剩餘的快樂來創造食物,建立了一個有利於穩步向外擴張的支柱。
與依賴武力的領導人不同,阿育王的城市可持續擴張。與阿育王合作時,耐心是必不可少的,但他帝國的長久性是一個顯著的優勢。
9撼地者
山峰建造者

帕查庫蒂對山地有著特殊的喜愛,他將這些地形轉變為帝國發展的強大引擎。
他的城市因山脈而獲得了寶貴的 +1 食物相鄰獎勵,從而實現了有利位置的人口快速增長。
在山區附近活動的專家無需承擔幸福維護成本,這有助於實現高效的城市規劃。此外,靠近山區的地區可以產出額外的糧食,使城市能夠維持大量人口的同時保持生產力。
雖然他在山區表現出色,但如果最初的地形不適合,他的擴張策略可能會放緩。帕查庫蒂是高海拔地區的強大領導者,他擁有最佳的地圖,確保他的帝國繁榮昌盛。
8.孔子,乳酪
透過人口成長實現擴張

孔子靠間接擴大自己的領土;他允許其城市中心推動人口成長,但不提出強烈的領土要求。他的城市受益於+25%的成長率,人口迅速超過對手。
此外,每位專家額外貢獻+2科學,從而加速技術進步以支持進一步擴展。
透過增加城市中的專家數量,成長率不斷增加,最高可達 25%。他的帝國因此演變成智力實力和城市擴張的混合體,並沒有強行徵用土地而成功。
有時,玩弄外交手段並在未被佔領的領土上定居會被證明是有益的。孔子體現了這種更謹慎的做法,這使他成為那些喜歡更溫和的擴張風格的人的可行選擇。
我的策略傾向於更動蕩的方式,這就是為什麼我很少選擇他——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仍然是一位強大的領導者。
7札札烏的戰士女王阿米娜
資源驅動擴張

阿米娜是以資源為中心的擴張的典範,這使她能夠比其他領導者更快地建立自給自足的城市。每個城市都會增加其資源容量,從而實現積極的貿易和快速的定居點建立。
她的經濟穩步發展,與她的定居點相關的每個資源都會獲得+1金幣,從而建立了長期的可持續性。
阿米娜的軍隊也增強了她的擴張能力——駐紮在平原和沙漠的部隊將享受額外 +5 戰鬥力,從而減輕被佔領領土的防禦壓力。
她的戰士擅長在開闊的地形上行動,能夠比競爭對手更快地佔領重要的戰略要地。
阿米娜的擴張速度或許不如其他國家,但身為一個擴張主義大國,她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6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
透過探索進行擴張

伊莎貝拉巧妙地將探索融入她的策略中,使得早期偵察對於她的擴張努力至關重要。
發現自然奇觀可以讓她淨賺 300 金幣,如果位於遙遠的土地上,收入則會翻倍,為她定居和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經濟優勢。
在自然奇觀附近建立城市可大大提高生產力,使瓷磚產量翻倍,並將這些新定居點轉變為經濟強國。她的艦隊在水上蓬勃發展,海軍單位成本和維護成本較低,使她成為跨大陸冒險的絕佳選擇。
她的成功取決於地圖配置;豐富的奇蹟使她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而稀缺的資源可能會阻礙進步。
5特庫姆塞,尼卡基亞庫拉奎
透過城邦擴張

特庫姆塞巧妙地將城邦納入他的帝國,將其轉變為重要的糧食、生產和軍事力量來源。獲得宗主權可以為他提供每個時代 +1 的食物和產量,從而支持他的城市發展,而不會產生巨大的經濟壓力。
透過將較小的國家納入他的影響範圍而不是公開征服,他享受外交擴張。
這項策略進一步增強了他的軍事實力;每個宗主國的戰鬥力都會增強,從而形成一支強大的軍隊,而無需進行不懈的徵兵。
隨著越來越多的城邦與他結盟,他的影響力也日益增強,但獨立定居點的可用性決定了他的擴張速度。
4 Trung Trac,二徵夫人
透過軍事力量擴張

中澤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這並不奇怪;她毫不猶豫地透過武力手段擴張自己的領土。
從 3 級軍隊指揮官開始,她就在對手爭先恐後地建立防禦時為早期的軍事成功做好了準備。
她的指揮官以 20% 的增強速度獲得經驗,確保她的部隊在每次遭遇戰中變得越來越強大。熱帶城市的科學水準提高了 10%,戰爭期間則上升到 20%,她的帝國仍保持著技術先進。
每個指揮官級別都會直接為她的研究做出貢獻,將征服作為不斷創新的途徑。隨著她的軍隊動員起來,領土迅速擴張,一旦她的軍隊開始前進,就很難阻止。
奧古斯都三世
透過基礎設施擴張

奧古斯都按照羅馬模式建立了自己的帝國,擁有強大的基礎設施和組織,確保成長速度超過競爭對手。每個新的定居點都會增強首都的力量,額外貢獻+2的生產力,協調發展和擴張。
他的城市可以立即購買文化建築,促進更快的發展,而建築收購+50%的黃金獎勵可以加速建立繁榮的中心。
隨著每個進步時代,奧古斯都增加其定居點限制,不斷創造成長機會。雖然小鎮發展成城市需要時間,但他的經濟基礎將耐心轉化為強大的力量。奧古斯都建立了一個持久的文明,避免了不計後果的土地掠奪。
2伊本白圖泰,《旅行的奇蹟》
透過適應性進行擴展

伊本·白圖泰體現了適應能力,能夠適應挑戰,同時抓住每一個機會。他的帝國因其靈活性而蓬勃發展,在實現每項公民權後都會獲得+2 通配符屬性點,從而允許隨著遊戲的發展逐漸改變戰略。
這種適應性確保了他保持競爭力——他的偵察兵受益於額外的視野範圍,簡化了探索並做出了明智的擴張決策。
憑藉地圖交易的能力,他對主要土地位置瞭如指掌,經常在競爭對手考慮之前就對領土進行勘測。每投入一點屬性點,都會帶來附加收益,確保他的成長動能持續不間斷。
儘管一些領導人喜歡採用僵化的策略,但伊本·白圖泰卻選擇了一條適合其帝國的獨特道路,並不斷調整方針以保持領先。他的統治不僅在全球擴張,而且還隨之發展。
1薛西斯,萬王之王,叛亂粉碎者
勢不可擋的擴張主義者

將薛西斯的方法描述為「擴張」似乎有點過於簡單——「消費」一詞更能概括他對土地的無限慾望。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不斷提高自己的定居限額,確保他的野心沒有上限。
薛西斯擅長在對手動搖的地方採取行動,在攻擊中立或敵方領土時享有 +3 戰鬥力優勢,將激進的機動轉化為強大的進攻戰術。他的征服豐富了他的經濟,從所有定居點產生了 +10% 的黃金,從被佔領的城市產生了更高的收益,有效地將戰爭變成了一項繁榮的事業。
有趣的是,薛西斯的指揮官經歷了一個獨特的升級過程;每次勝利都會貢獻金幣而不是經驗值,形成一個成功產生經濟利益的循環。有些領導者可能擴張得快,有些則效率高;薛西斯毫無阻礙地這麼做了。
最終,他的帝國範圍是無與倫比的,沒有一位領導者能像他一樣擴張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廣、如此之強。這使得薛西斯成為文明 7 中最強大的領導者。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