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戴安娜王妃去世二十多年,但她仍然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從虛構的戲劇和傳記片到試圖探索她生活的音樂劇,她的持久影響力在各種電影描述中都有所體現。最新作品之一是《史賓塞》,由克莉絲汀史都華主演。儘管最初有人對史都華的角色存有疑慮,但她的表演還是獲得了評論界的一致好評,並獲得了奧斯卡獎和金球獎的提名。
黛安娜王妃的故事以艱辛和堅韌為主題,與歷史上許多其他經歷過婚姻不幸和精神健康問題的女性的經歷相呼應,她們的許多故事也被搬上了銀幕。這些傳記電影引人入勝,突出了女性所面臨的掙扎,許多演員憑藉其出色的表演獲得了奧斯卡獎。儘管史賓塞不可避免地會與其他著名演員進行比較,但仍有大量涉及類似主題的電影值得探索。
《第一夫人》(2016)
悲傷的第一夫人畫像

導演帕布羅·拉雷恩 (Pablo Larraín) 在 2016 年拍攝的電影《杰奎琳》中深入探討了知名女性所面臨的考驗,該片講述了動盪時期杰奎琳·肯尼迪的生活。故事圍繞著約翰·甘迺迪總統的遇刺事件及其對傑奎琳的深遠影響。這部電影講述了她與不忠和公眾審查的鬥爭,與戴安娜王妃自己的經歷相似。在哀悼丈夫的同時,傑姬也在努力應對身為母親的挑戰,她生動地描繪了一位面對悲劇努力重塑自我的女性。
娜塔莉波曼在這一角色中的精彩演繹為她贏得了第二次奧斯卡提名,鞏固了她在強大演繹陣容中的地位。
助理 (2019)
一名女子為好萊塢權貴效力
與《史賓塞》的情感重量類似,《助理》強烈描繪了一位女性在壓迫環境中的掙扎。儘管這部電影與哈維·韋恩斯坦相關的令人痛心的真實故事有相似之處,但它講述的是簡(朱莉婭·加納飾)的故事,她是一名助理,在一個由她看不見的掠食者老闆控制的有毒工作場所中掙扎。當她面對圍繞性騷擾的沉默文化時,簡的敘述展現出一種令人窒息的孤立感,與戴安娜在《斯賓塞》中所感受到的相似。
與戴安娜最終尋求逃避的《斯賓塞》不同,簡的故事缺乏結局,但這兩部電影都對女性在困境中的經歷提供了深刻的心理洞察,展示了女主角的變革性表演。
瑪麗安托瓦內特(2006)
年輕皇室成員的肖像
索菲亞·科波拉執導的《絕代豔後》採用了鮮豔的色彩和令人回味的音樂,捕捉了這位名義上的皇后奢華的生活。儘管情感基調不同,這部電影和《史賓塞》都坦誠地描繪了皇室鬥爭。一個角色對周圍的環境毫不在意,而另一個角色則高度關注公眾的看法,無意中傷害了周圍的人。
雖然科波拉的電影傾向於諷刺,但兩部電影都展示了奢華及其相關的醜聞。儘管瑪麗安托瓦內特的時尚與戴安娜的風格不同,但這兩位女性都被描繪成在與個人動盪作鬥爭的同時處於宏偉之中,對財富和社會期望進行了批判性的評論。
閃靈(1980)
一家人在旅館裡被鬼魂纏身
從表面上看,史賓塞和史蒂芬金的《閃靈》之間的聯繫似乎並不明顯,但評論家們卻在它們的主題元素上得出了有趣的相似之處。史賓塞的照片常讓人聯想到史丹利庫柏力克的經典作品,令人難以忘懷。
在《閃靈》中,一家人在鬧鬼的旅館裡陷入瘋狂,孤獨加劇了他們的恐懼。儘管背景設定有很大差異,但兩部電影都引入了恐怖元素,描繪了主角戴安娜和托倫斯夫婦的幽閉經歷,迫使他們質疑現實。
《黑天鵝》(2010)
芭蕾舞者屈服於壓力
《黑天鵝》探索了類似的壓力和孤立主題,捕捉了期望對主角妮娜(娜塔莉波曼飾演)的影響。儘管她的孤立與戴安娜不同,但妮娜在競爭激烈的芭蕾舞環境中與偏執作鬥爭,她堅信她的同行會威脅到她的地位。
當她陷入妄想時,她動蕩的旅程與斯賓塞的情感賭注產生了共鳴。波曼在兩部影片中的表現凸顯了女性在巨大壓力下所做的犧牲,為她贏得了奧斯卡獎和金球獎等榮譽。
成為里卡多一家人 (2021)
深入了解露西爾·鮑爾的人際關係
史賓塞的演繹魅力或許能在其他傳記片中得到共鳴,例如《成為里卡多一家人》,在這些電影中,演員們都變成了受人愛戴的偶像。妮可基嫚在飾演露西爾鮑爾一角時,也面臨著與史都華在《史賓塞》上映前類似的質疑。
兩位女演員都完美地詮釋了自己的角色,以局內人的視角展現了各自角色的生活,儘管表面上完美,但卻隱藏著掙扎。基德曼的出色表演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她獲得了許多著名獎項的提名。
鐵娘子(2011)
看看這位備受爭議的英國首相

《鐵娘子》深入探討了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的生活,揭示了她職業生涯和個人生活的雙重性。梅莉史翠普的精彩演繹審視了柴契爾夫人作為第一位女首相留下的遺產,同時探討了她政治生涯中的個人損失,揭示了她的角色常常掩蓋的人性一面。
這部電影讓觀眾了解公眾人物所承受的心理負擔,與《史賓塞》探討的主題相呼應。
朱迪 (2019)
朱迪·加蘭職業生涯的後期

透過探索名聲帶來的不協調感,《朱迪》記錄了朱迪·加蘭晚年動蕩的一生,重點講述了她成為明星後的掙扎。蕾妮齊薇格的詮釋極具變革性,抓住了加蘭這個角色的本質,她飾演的角色試圖在個人和職業挑戰中重塑自己的生活。
與《史賓塞》類似,《朱迪》也展現了一段充滿艱辛的旅程,將加蘭的音樂遺產與她所經歷的深刻個人考驗結合在一起,而澤爾維格的電影演繹為她贏得了奧斯卡獎的認可。
弗里達(2002)
藝術家生活寫照

弗里達·卡羅以其藝術貢獻而聞名,是 2002 年傳記片《弗里達》的主角,該片深入探討了她複雜的人生經歷。這部電影不僅展現了她的藝術遺產,也展現了她激情而動盪的婚姻。
斯賓塞。薩爾瑪·海耶克的演繹展現了卡羅的藝術精神,為她贏得了讚譽,並進一步展現了先鋒女性生活中錯綜複雜的動態。
尊重 (2021)
珍妮佛哈德森成為艾瑞莎法蘭克林

《尊重》講述了艾瑞莎·弗蘭克林的感人故事,記錄了她從動蕩的童年成長為音樂偶像的歷程。影片記錄了她婚姻中的掙扎,與《史賓塞》中的個人奮鬥主題相呼應。珍妮佛·赫德森 (Jennifer Hudson) 對富蘭克林的刻畫展現了韌性和轉變,與史都華引人注目的表演相呼應。
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 (2008)
史賓塞的鬼魂故事
《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以引人入勝的方式展現了王室不忠的傳奇,聚焦於安妮·博林與亨利八世國王的動盪婚姻。這部電影對博林進行了引人入勝的描述,反映了戴安娜王妃在她艱難的婚姻中所面臨的一些痛苦。
在《史賓塞》中,戴安娜對博林故事的反思性解讀因她自己的經歷而引起了越來越多的共鳴。儘管《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在基調上與《斯賓塞》有所不同,但那些對歷史相似之處感興趣的人可能會欣賞這種戲劇性的詮釋。
涉足荒野(2014)
瑞茜威瑟斯彭踏上史詩般的旅程

《涉足荒野》以個人逆境為背景,講述了謝麗爾·史翠德(瑞茜·威瑟斯彭飾)踏上轉變之旅的故事。史賓塞身上體現了相似的情感潮流,兩位女性都在與過去的創傷作鬥爭。
影片強調透過艱苦的身體旅程進行自我發現,將戴安娜的心理禁錮與給予主角治癒自由的敘事進行對比,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他們各自的成長道路。
戴安娜,我們的母親:她的一生和遺產 (2017)
公主兒子的紀錄片
與戲劇電影不同的是,《戴安娜,我們的母親:她的一生和遺產》透過她的兒子威廉和哈利的敘述,真實地向戴安娜王妃致敬。這部紀錄片真實地展現了她童話故事之外的生活,深入探討了她的慈善事業和作為一位盡職盡責的母親的角色。
雖然史賓塞呈現的是戴安娜作為公主生活的虛構版本,但這部紀錄片豐富了我們對真實的戴安娜的了解,對於尋求她迷人遺產背後真相的愛好者來說,這是一部必看的電影。
女王(2006)
史賓賽後記

女王對英國王室對戴安娜不幸去世的反應進行了深刻的探究,闡述了其中涉及的內部和外部衝突。這部電影以王室和首相東尼布萊爾的反應為中心,作為《史賓塞》中事件的敘事延伸。
《女王》揭示了戴安娜遺產的持久影響,展示了王室在動盪時期如何處理其公眾形象,為戴安娜影響深遠的故事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結局。
海倫米倫對伊莉莎白女王的詮釋為她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凸顯了在探索戴安娜王妃情感糾葛的電影中演員的水平。
公爵夫人 (2008)

在《公爵夫人》中,德文郡公爵夫人喬治亞娜·卡文迪什的一生被不忠和心碎所困擾,與戴安娜王妃在王室框架內面臨的挑戰有著有趣的相似之處。
與戴安娜一樣,喬治亞娜儘管在社會上享有盛譽,但仍然感到孤獨。兩個角色都因出色的表演而備受矚目——凱拉奈特莉的演繹引起了深刻的共鳴,反映了斯圖爾特對戴安娜的描述中所見證的變革歷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