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和衝突深刻地塑造了我們的世界,因此電影製片人試圖在銀幕上描繪這些經歷也就不足為奇了。雖然高預算的美國製作往往在這一類型中最受關注,但大量出色的非英語戰爭電影也對電影故事講述產生了重大影響。這些電影的範圍從對大規模全球衝突的描述到對鮮為人知的國家鬥爭的探索,展示了戰爭電影教育和吸引觀眾了解歷史事件的能力。
許多出色的戰爭電影都起源於美國以外的國家,揭示了人們對戰時經歷的不同視角。傑出的例子包括著名的經典作品,如羅伯托·貝尼尼獲得奧斯卡獎的《美麗人生》,以及同樣值得讚揚的鮮為人知的瑰寶。最優秀的戰爭電影在片尾字幕播放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與觀眾產生深刻的共鳴,傳遞反戰情緒,強調和平的必要性。
10
他人的生活 (2006)
冷戰(1947 – 1989)
弗洛里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克的《他人的生活》
以柏林牆倒塌前的東德為背景,描繪了在壓迫性的史塔西持續監視下的生活的扣人心弦的寫照。本片由烏爾里希·穆埃(Ulrich Mühe) 飾演1984 年斯塔西特工格爾德·威斯勒(Gerd Wiesler),影片捕捉到了威斯勒對他所監視的對象(一對不知道他存在的夫婦)日益增長的同情心。
雖然《他人的生活》主要是一部間諜驚悚片,但它透過強調人類狀況而超越了這一類型。它錯綜複雜地探討了專制政權的任意殘酷行為,揭示了社會苦難以及自由對東歐集團公民的意義。這部電影邀請觀眾反思治理的壓迫性和對自由的普遍渴望。
9
阿爾及爾戰役 (1966)
阿爾及利亞戰爭(1954-1962)
《阿爾及爾之戰》
由吉洛·蓬泰科爾沃 (Gillo Pontecorvo) 執導,是一部開創性的紀錄片,透過使用非專業演員(其中大多數人都親身經歷了這場衝突)將阿爾及利亞戰爭帶入了生活。這種方法為敘事注入了原始的真實性,有效地將事實事件與戲劇元素融為一體。
阿爾及爾之戰提供了對城市遊擊戰的批判性視角,描繪了擺脫法國殖民統治的獨立鬥爭。其紀錄片風格的視覺效果增強了影片的歷史可信度,讓觀眾沉浸在激烈的自由鬥爭中。作為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的先驅作品,這部電影仍然具有現實意義,影響著當代抵抗和殖民的看法。
8.
阿依達,你要去哪裡? (2020)
波士尼亞戰爭 (1992 – 1995)
何去何從,阿依達?由 Jasmila Žbanić 執導,講述了 1995 年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的悲慘故事,該事件導致 8,000 多名波斯尼亞男子和男孩慘遭殺害(來源:前南問題國際法庭)。影片透過學校教師兼聯合國翻譯阿伊達的視角講述了她在混亂中為拯救親人所做的絕望努力,展示了戰爭對無辜平民生命造成的毀滅性影響。
這部電影生動地描繪了一名婦女在難以想像的恐怖中的掙扎,傳達了深刻的反戰訊息。賈斯納杜里西奇 (Jasna Duričić) 飾演的阿伊達有力地概括了衝突期間面臨的情感和道德困境。儘管獲得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提名,但最終還是輸給了丹麥電影《Another Round》。儘管如此,Quo Vadis,阿伊達?既是引人入勝的歷史敘事,也是一部令人驚嘆的電影。
7
垮台 (2004)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 年 – 1945 年)
在眾多描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電影中, 《帝國垮台》因其對阿道夫·希特勒在柏林戰役中最後日子的強烈關注而脫穎而出。這部緊張的德語電影令人難忘地看到希特勒在面臨迫在眉睫的失敗和政權崩潰時陷入瘋狂。
《垮台》以布魯諾甘茨的出色表演為特色,捕捉了納粹領導層令人不安的複雜性以及他們行為的更廣泛的道德含義。雖然許多二戰電影都強調受害者的痛苦,但這種敘事審視了納粹黨內部的絕望和解散,反映了一個國家的集體創傷。
6
西線無戰事 (2022)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 – 1918)
埃里希·瑪麗亞·雷馬克的開創性反戰小說《西線無戰事》啟發了多部電影改編,其中最新一部(2022 年)透過令人難忘的現實鏡頭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殘酷現實。這部改編作品講述了年輕士兵保羅鮑默的悲慘旅程,他最初的英雄主義夢想在他與殘酷的戰鬥現實作鬥爭時破滅了。
《西線無戰事》
的更新與歷史背景和時事產生共鳴,將過去的衝突與現代戰爭聯繫起來,例如正在進行的俄羅斯-烏克蘭戰爭。其扣人心弦的視覺效果和激烈的動作使其成為戰爭電影經典的重要補充,透過導演愛德華·伯傑的視角展示了戰爭主題的永恆本質。
5
伊凡的童年 (1962)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 年 – 1945 年)
著名電影製片人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伊凡的童年》深入探討了戰爭對兒童影響的辛酸主題,探索了一個名叫伊凡的孤兒的故事,他的父母在納粹佔領期間被殺害。作為塔可夫斯基的處女作,它透過情感深度和哲學探究的敘事介紹了他深刻的反戰情緒的早期表現。
這部電影探討了戰時兒童所面臨的深刻的幻滅,尼古拉·布爾利亞耶夫(Nikolai Burlyayev)飾演陷入困境的伊凡(Ivan)的出色表演說明了這一點。塔可夫斯基在表達情感和心理挑戰方面的獨特藝術豐富了影片的共鳴,建立了一種敘事,挑戰觀眾面對戰爭的真正代價及其對無辜者的持久影響。
4
螢火蟲之墓 (1988)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 年 – 1945 年)
雖然吉卜力工作室因迷人的動畫故事而聞名,但《螢火蟲之墓》透過孩子的眼睛描繪了二戰的慘淡現實,與這一聲譽形成鮮明對比。該片由高畑勳執導,深刻地描繪了兩個因戰爭而成為孤兒的兄弟姐妹的掙扎和痛苦,迫使觀眾面對衝突的嚴峻後果。
《螢火蟲之墓》講述了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充滿了令人心碎的時刻,強調了戰時兒童的脆弱性。它對生存和損失的原始描述最終以悲劇性的結局告終,強調了戰爭造成的破壞。這部電影挑戰觀眾在混亂中重新評估無辜的觀念,使其對戰爭的探索具有深刻的影響力和令人難忘。
3
美麗人生 (1997)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 年 – 1945 年)
在無數描寫二戰的電影中,很少有像《美麗人生》那樣深刻地概括了人類精神的韌性。這部榮獲奧斯卡獎的意大利電影由羅伯托·貝尼尼執導並主演,講述了一位書店老闆在忍受集中營生活的恐怖的同時,努力保護他的小兒子免受大屠殺的怪誕現實的感人故事。
《美麗人生》頌揚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牢不可破的紐帶,說明了人們在嚴峻的情況下會不遺餘力地保護純真。這部電影融合了幽默和心碎,引起了全世界的共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等人物稱讚它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作品之一(資料來源:波士頓評論)。
2
船 (1981)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 年 – 1945 年)
沃夫岡彼得森 (Wolfgang Petersen) 廣受好評的戰爭片《靴子》 (Das Boot)精彩地展現了二戰期間德國潛艇 U-96 上的生活。透過將劇組人員面臨的扣人心弦的危險和平凡的現實並置,彼得森創造了一種超越傳統戰爭敘事的身臨其境的電影體驗。
當船員在大西洋海戰期間執行危險的任務時,影片描繪了對水下戰爭的心理緊張和無情的恐懼。《靴子》的真實性和懸念理所當然地使其躋身最偉大的德國電影之列。它的遺產透過流行的電視改編得以延續,加強了電影對戰爭故事講述的持久影響。
1
來看看 (1985)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 年 – 1945 年)
由 Elem Klimov 執導的《來看看》講述了二戰期間德國佔領白俄羅斯的悲慘故事。這部毫不妥協的電影體驗講述了一個十幾歲的男孩弗洛拉(Flyora),他目睹了可怕的暴力和殘忍行為,並最終加入了抵抗運動。
《來看看》融合了超現實主義和超現實意象,深入探索了戰爭對人類的影響,並為觀眾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影片對暴行的生動描繪令人難忘,引發人們對動盪時代衝突的恐怖和純真喪失的深刻思考。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