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不以超級英雄為中心的最佳漫畫電影

十大不以超級英雄為中心的最佳漫畫電影

雖然漫威和 DC 宇宙長期以來一直是漫畫和大片的代名詞,但許多廣受好評的電影改編作品超越了傳統披風十字軍的領域。豐富的流派已經出現,展示了圖像小說如何激發引人入勝的敘事,從而提升電影製作的藝術。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漫畫電影的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激增很大程度上受到漫威電影宇宙(MCU)的驚人崛起的影響。隨著鋼鐵人和銀河守護隊等令人難忘的角色從小眾轉變為主流,工作室開始探索超級英雄以外的廣泛故事。由此產生的電影範圍從間諜驚悚片的巧妙模仿到深刻的戲劇,強化了漫畫遠遠超越斗篷和服裝的觀念。

10王牌特工:特工學院 (2014)

改編自馬克米勒與戴夫吉本斯的《特勤局》(2012)

馬克米勒 (Mark Millar) 一直是漫畫電影改編遊戲的重要參與者,尤其是他在《海扁王》等遊戲中的作品。他與藝術家戴夫吉本斯 (Dave Gibbons) 的合作創造了《特勤局》中活潑的間諜敘事。 2014 年,導演馬修沃恩將這個充滿活力的故事變為現實,向觀眾介紹了艾格西 (Eggsy),一名來自工人階級背景的年輕人,被招募加入一個秘密間諜組織。

《王牌特工:特工學院》充滿了大膽的動作和深刻的幽默,為當代觀眾重新構想了經典的間諜類型,用詹姆斯·邦德的複雜性換取了新鮮的敘事視角。它巧妙地將歡鬧和驚心動魄的場面結合在一起,甚至可以與最著名的動作片相媲美,展示了獨特的小玩意和諷刺天賦,使其有別於傳統的間諜電影。

9 300 (2007)

改編自弗蘭克米勒和林恩瓦利的《300 強》(1998)

米勒 (Frank Miller) 的圖像小說《300》由黑馬漫畫 (Dark Horse Comics) 出版,生動地再現了列奧尼達國王與波斯軍隊之間的著名對決。扎克施奈德於2007 年改編的電影巧妙地採用了慢動作技術,營造出引人注目的視覺體驗,提升了這場歷史性戰役的風險,描繪了列奧尼達和他勇敢的斯巴達戰士面對壓倒性優勢的情景。

以勇敢和男子氣概為主題的《300》已成為 2000 年代的文化里程碑,為「劍與涼鞋」類型設定了標準。影片誇張的敘事歌頌了面對難以克服的逆境時的勇敢,以其戲劇性的魅力吸引了觀眾。

8 30 天的夜晚 (2007)

改編自史蒂夫·尼爾斯和本·坦普爾史密斯的《三十日之夜》 (2002)

聯合創作者史蒂夫·奈爾斯 (Steve Niles) 和本·坦普爾史密斯 (Ben Templesmith) 憑藉恐怖漫畫《30 Days of Night》獲得了金獎,該漫畫成為 IDW Publishing 的轉捩點。這部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最初被設想拍成電影,最終在 2007 年首次搬上銀幕,讓觀眾沉浸在阿拉斯加一座偏僻小鎮被吸血鬼圍困的恐怖之中。

《30 Days of Night》利用北極環境來增強孤獨感和脆弱感,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氛圍,讓人想起《怪形》等標誌性恐怖電影。影片對吸血鬼的惡夢般的描繪讓這些生物恢復了可怕的邊緣,這與當代媒體浪漫化描述的趨勢背道而馳。

7萃取 (2020)

改編自安德帕克斯和費爾南多萊昂岡薩雷斯的《城市》(2012)

Netflix 改編自漫畫小說《Ciudad》,展現如何將最晦澀難懂的漫畫轉化為驚險的電影體驗。這部影片由克里斯漢斯沃 (Chris Hemsworth) 飾演泰勒雷克 (Tyler Rake),講述了一名冷酷的傭兵在印度執行一項痛苦的救援任務的故事。

這部引人入勝的敘事從《疾速追殺》等熱門動作片中汲取靈感,提供了令人驚嘆的場景和令人興奮的體驗。導演山姆哈格雷夫精心打造了一部扣人心弦、發自肺腑的動作驚悚片,以其曲折的情節和不懈的節奏吸引著觀眾。

6特警判官 (2012)

根據約翰·瓦格納和卡洛斯·埃斯克拉的《特警判官》(1977 年至今)改編

由約翰·瓦格納(John Wagner) 和卡洛斯·埃斯克拉(Carlos Ezquerra) 打造的標誌性人物特警判官(Dredd) 自1977 年以來一直是英國漫畫的主角。最終在2012 年與卡爾厄本(Karl Urban) 主演的《特警判官》(Dredd) 中找到了電影救贖。

《特警判官》因其堅韌的現實主義和黑色喜劇暴力而脫穎而出,透過將垂直圍攻敘事封裝在巨型企業大廈的範圍內,與《突襲》相媲美。這部重新啟動的影片強調人物深度並以時尚的慢動作動作為特色,成功地引起了觀眾和評論家的共鳴。

5罪惡之城 (2005)

改編自弗蘭克米勒的罪惡之城宇宙(1991 年至今)

弗蘭克米勒 (Frank Miller) 的《罪惡之城》系列於 1991 年問世,生動地向黑色小說和低俗小說致敬。 2005 年,隨著《罪惡之城》的上映,米勒的電影願景得以實現,這部電影融合了道德模稜兩可的人物與腐敗作鬥爭的多個相互交織的故事。

在羅伯特·羅德里格斯和昆汀·塔倫蒂諾等著名人物的指導下,這部電影以其引人注目的視覺風格和黑色元素吸引了觀眾。從布魯斯威利斯到米基洛克的堅韌表演,這部電影仍然展示瞭如何在保持主題保真度的同時改編複雜的原始材料。

4雪國列車 (2013)

改編自 Jacques Lob 和 Jean-Marc Rochette 的 Le Transperceneige (1982)

《雪國列車》以其創新的前提成為反烏托邦類型中的佼佼者:一列巨大的火車,載著人類最後的倖存者,穿越冰凍的荒原,對社會階層提出了尖銳的批評。這部電影講述了被壓迫者的領袖柯蒂斯在火車上領導一場反對暴虐精英的革命。

奉俊昊這部扣人心弦的科幻驚悚片引人注目地利用火車車廂作為社會分層的隱喻,展開了一個令人痛苦且充滿政治色彩的敘述,在當代關於不平等的討論中產生了深刻的共鳴。

3 V字仇殺隊 (2005)

改編自艾倫摩爾和大衛勞埃德的《V字仇殺隊》(1988)

艾倫摩爾對現代漫畫的影響是深遠的,《V字仇殺隊》等作品在他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中名列前茅。這部改編自沃卓斯基姐妹劇本的電影生動地呈現了一個反烏托邦世界,一個名叫 V 的蒙面義務警員與一個熱衷於革命的女人艾維一起對抗極權政權。

這部電影有效地批評了獨裁主義,並審視了政權鞏固權力的方式,向觀眾傳達了關於個人自由和抵抗的強大訊息。憑藉其像徵性的意象和引人注目的表演,它成為電影史上的里程碑,並成為全球反法西斯運動的試金石。

2暴力史 (2005)

改編自約翰·瓦格納和文斯·洛克的《暴力史》(1997)

約翰·瓦格納因《特警判官》而聞名,他也在《暴力史》中精心設計了引人入勝的犯罪敘事。這部圖像小說被改編成一部廣受好評的電影,深入探討了一個小鎮男子的雙重過去,他在努力保護家人的同時努力應對暴力的後果。

這部電影的演員陣容十分強大,包括維果·莫騰森、艾德·哈里斯和瑪麗亞·貝羅,並因其劇本和表演而獲得兩項奧斯卡獎提名,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無論是從犯罪還是家庭劇的角度來看,這部改編作品都展示了圖像小說可以激發強大的電影敘事能力。

1滅亡之路 (2002)

改編自馬克斯艾倫柯林斯和理查皮爾斯雷納的《毀滅之路》(1998)

馬克斯·艾倫·柯林斯的《毀滅之路》探索了犯罪、家庭和復仇的強大組合,講述了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圍繞著一名暴徒執法者和他的兒子,尋求對那些冤枉他們家人的人進行報復。這部 2002 年的電影由山姆門德斯執導,湯姆漢克斯和保羅紐曼等全明星雲集。

《毀滅之路》編織了一個深刻而感人的故事,將驚心動魄的情節與脆弱和反思的時刻融為一體。這部電影是 21 世紀最被低估的犯罪劇之一,展現了圖像小說改編的深度和豐富性。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