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動畫主要與奇幻敘事相關,但也有明顯的例外,電影製作者從現實生活事件中汲取靈感。許多廣受好評的動畫電影往往傾向於奇幻或科幻小說等類型,而這些類型最終與現實背道而馳。這創造了一個有趣的對比,因為動畫的無限可能性往往孕育出精心設計和超現實的故事情節,使其與現實主題的融合有些出乎意料。
基於真實故事的動畫電影因強調講故事的創造性而脫穎而出。與力求歷史精確性的傳統傳記片不同,動畫敘事允許電影製作人自由地探索人類記憶的細微差別以及歷史文獻中發現的差異。這些電影經常編織事實與虛構的掛毯,展現回憶和詮釋的主觀本質。
10件一件 (2024)
法雷爾的樂高傳記片:傳記故事講述的獨特轉折
近年來,市場上湧現了大量音樂傳記片,但其中許多未能提供新鮮的視角。然而,《Piece by Piece》旨在透過樂高動畫的創新媒介講述法瑞爾威廉斯的生活,從而開拓自己的市場。法瑞爾親自為自己的角色配音,模糊了傳統紀錄片和傳記片之間的界限,同時賈斯汀·汀布萊克、格溫·史蒂芬尼和肯德里克·拉馬爾等知名人物也在其中露面。
這部引人入勝的電影描繪了法瑞爾的一生,與傳記敘述的本質產生共鳴,並輔以創意序列,包括與海王星的驚人水下會面。雖然它的動畫風格最初看起來像是一個噱頭,但《逐件》可能標誌著傳記故事講述方式的改變。
9埃塞爾和歐內斯特 (2016)
對日常生活的真誠探索
雷蒙德布里格斯 (Raymond Briggs)因創作《雪人》而聞名,他在《埃塞爾與歐內斯特》中呈現了更個人化的敘事,記錄了他父母從1920 年代相識到1970 年代去世的生活。這部電影以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等重大社會變革為背景,捕捉了他們關係的演變。
這部精美的動畫作品融合了幽默和心碎,讓觀眾與角色產生了深厚的情感聯繫。故事情節一絲不苟地展開,詳細描述了他們的生活,讓他們感覺非常有共鳴。布里格斯這個角色的出現增加了一層反射層,讓觀眾透過新發現的欣賞視角來看待他的父母。本片以保羅麥卡尼的原創歌曲作為結尾,增強了情感共鳴。
8布紐爾的海龜迷宮 (2018)
一部值得探索的迷人西班牙傳記片

著名電影製片人路易斯·布努埃爾在電影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海龜迷宮》中的布努埃爾深入探討了他職業生涯中的關鍵時刻。在與薩爾瓦多·達利一起對超現實主義做出的貢獻而受到讚譽後,他決定涉足紀錄片製作,將紀錄片風格與虛構場景相結合,以保持他標誌性的超現實主義風格。
這部電影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儘管其圖像具有驚人的超現實主義色彩,但仍保持了情感上的吸引力。布紐爾的紀錄片《Las Hurdes: Terra Sin Pan》背後的故事代表了事實與虛構的獨特融合,使這部傳記片融入了超現實元素。對布紐爾想像力的發人深省的一瞥增強了動畫的重述,引發了對創造力和現實的反思。
7風中奇緣 (1995)
迪士尼的解讀:不同的歷史視角
《風中奇緣》誕生於 20 世紀 90 年代的迪士尼復興時期,它的獨特之處不僅在於它的動畫形式,還在於它以真實故事為基礎。它描繪了波卡洪塔斯 (Pocahontas) 的生活,她是一位波瓦坦婦女,在 18 世紀與早期英國定居者交往。
儘管其音樂吸引力充滿了引人注目的視覺效果和可愛的角色,但這部電影因其歷史不準確而面臨批評。迪士尼的版本淨化了波卡洪塔斯故事中的黑暗面,從而產生了一個適合家庭的敘述,掩蓋了歷史的複雜性。因此,這部動畫經典的聲譽下降,發現自己被避免進行真人版翻拍。
6起風了 (2013)
吉卜力工作室的一顆隱藏的寶石
《風起了》記錄了二戰期間著名戰鬥機設計師堀越二郎的一生,體現了吉卜力工作室敘事能力的廣度。儘管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但它出色地體現了宮崎駿迷人的說故事風格。
《風起了》常常被吉卜力工作室更著名的動畫長片所掩蓋,但它展示了令人驚嘆的藝術技巧和身臨其境的故事講述,將觀眾帶入二郎的世界。即使在現實的框架內,宮崎駿也展現了工作室探索不同流派的複雜能力,將歷史與想像無縫融合。
5逃離 (2021)
使用動畫來傳達及時的敘述
與標準紀錄片格式不同的是,《逃離》利用動畫來保護其主題的身份-居住在丹麥的阿富汗難民。這部電影體現了動畫在紀錄片敘事中的潛力,整合了以現實為基礎的敘事鏡頭。
《逃亡》獲得了包括最佳動畫長片在內的三項奧斯卡獎提名,揭示了阿富汗持續存在的人道主義危機,並呈現了引起普遍共鳴的個人敘述。這部令人心酸的電影講述了無數難民面臨的困境,同時以優雅的方式對待主題,避免過度感傷,同時描繪了流離失所和尋求庇護的緊迫現實。
4與巴希爾跳華爾滋 (2008)
探索記憶與創傷的交叉點
動畫被證明是阿里·福爾曼的《與巴希爾跳華爾茲》的理想媒介,可以對失去的記憶的錯綜複雜進行深刻的探索。這部電影記錄了福爾曼尋找與 1982 年薩布拉和夏蒂拉大屠殺相關的記憶的過程,重溫了他過去最黑暗的密室。
這種反思性的敘事抓住了回憶的悖論,將動畫呈現為常常掩蓋現實的夢想和記憶的隱喻。《與巴希爾跳華爾滋》的令人心酸的結局引出了大屠殺的檔案鏡頭,鮮明地提醒人們伴隨著此類經歷的內疚和創傷,引發了關於忘記與面對痛苦真相這一主題的批判性討論。
3波斯波利斯 (2007)
個人奮鬥的有力改編
《波斯波利斯》是對瑪嘉·莎塔碧廣受好評的圖像小說的細緻入微的改編,由作者本人與文森特·帕諾納德共同執導。從圖像小說到動畫形式的電影的過渡保留了其獨特的風格和深刻的故事敘述的真實性。
這部自傳敘事反映了莎塔碧在伊朗歷史重大劇變中的成長經歷,涵蓋了從伊朗革命到兩伊戰爭的主題。透過將深刻的個人旅程與更廣泛的歷史背景交織在一起,波斯波利斯創造了引人注目的評論,與不同背景的觀眾產生共鳴。
2至愛文森 (2017)
令人驚嘆的藝術致敬
雖然圍繞著文森梵谷之死的情況充滿了猜測,但《至愛文森》深入探討了這個錯綜複雜的敘述,質疑了關於他死亡的既定說法。它提出了一個有趣的理論,表明他可能是被當地男孩槍殺而不是自殺。
為了紀念梵谷的遺產,每一幀都被製作成一幅油畫,體現了他的藝術風格。這種引人注目的方法不僅講述了一個關於欺騙和尋求真相的扣人心弦的故事,而且也是迄今為止最具創新性的動畫長片之一,證明在一個往往傾向於千篇一律的行業中仍然存在原創性的空間。
1螢火蟲之墓 (1988)
對戰爭與生存的有力評論
雖然《螢火蟲之墓》不完全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但它深深植根於野坂秋之的現實生活經歷,他的半自傳式敘述深刻地描繪了二戰期間的生存鬥爭。這部電影以令人難忘的準確性和情感分量呈現了日本的歷史背景。
作為有史以來最感人至深的動畫電影之一,《螢火蟲之墓》透過其歷史深度和對苦難的感人描繪超越了典型的動畫故事講述。儘管一開始就透露了悲慘的結局,但這部電影的情感影響仍然強大,展示了吉卜力工作室獨特的敘事,讓人在觀看後久久難以忘懷。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