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關殭屍爆發後最安全國家的披露標誌著《行屍走肉》的敘事發生重大轉變,使其與《驚變28天》系列中探討的主題有些一致。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中的殭屍末日故事,通常都顯示了傳染病的快速蔓延,這種趨勢在《陰屍路》中顯而易見。該系列電影描繪了美國的殘酷現實,沒有一個地區能夠免受亡靈威脅。
這種怪異的模式也延伸到了墨西哥、法國和西班牙等外國領土,這些地區將成為《達裡爾·迪克森》下一季的重要背景。公民共和國軍隊是該系列中一個著名的派系,他們認為幾乎整個世界都已屈服於《陰屍路》的殭屍病毒。儘管一片混亂,但有一個特定地點似乎比其他地方更好地應對了災難。
英國是《陰屍路》中最安全的避風港嗎?
英國不存在無政府狀態

正如達裡爾·迪克森 (Daryl Dixon) 的第二季結尾所展現的事件所表明的那樣,英國似乎相對較好地度過了殭屍末日。在從法國返回的途中,角色達裡爾和卡羅爾遇到了一對來自蘇格蘭的倖存者。這對夫婦透露,2010年病毒首次出現時,英國政府迅速實施了封鎖措施,實際上是實施戒嚴。十多年後,英國在混亂之中維持了一定程度的秩序。雖然病毒確實留下了痕跡,但唐寧街 10 號似乎仍然是《陰屍路》世界中唯一被認可的仍在運作的政府實體。
即便如此,對於英國真正的安全仍然存在疑問。 《達裡爾·迪克森》第三季的預告片暗示了與其他受疫情重創的國家有著驚人相似的景觀,倫敦街道兩旁荒涼,停泊著被遺棄的紅色巴士,還有疲憊不堪的倖存者。這導致了一種可能性:儘管英國的表現可能比其他國家更好,但還遠遠沒有恢復正常。或者,當蘇格蘭倖存者在法國時,情況可能會更加惡化。
《陰屍路》:與《驚變 28 天》的對比
亞歷克斯·加蘭對英國抵禦殭屍的能力持悲觀態度




《陰屍路》故事的一個有趣方面在於它的全球影響,尤其是與《驚變 28 天》的世界觀形成鮮明對比。 《陰屍路》描繪了病毒已蔓延全球但英國卻相對未受影響的場景。這與丹尼博伊爾 2002 年的開創性電影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這部電影中,英格蘭是狂怒病毒的中心,而隨著故事的發展,其他國家似乎基本上未受到影響。 《驚變28天》的結尾透過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撤離行動以及隨後美國在《驚變28週》中的干預帶來了一線希望,強調了全球對危機的反應。
關於《驚變28天》是否屬於殭屍電影的調查仍在繼續,主要因為被狂暴病毒感染的人雖然具有危險的攻擊性,但卻還活著。
當我們期待 2025 年上映的續集《28 年後》時,英國似乎仍然被狂怒病毒所籠罩,而世界其他地區則顯得比較穩定。這種角色的逆轉使得英國變成了一個被相對安全包圍的混亂小島。 《陰屍路》和《驚變28天》之間的相似之處尤其明顯,因為這兩部電影都對殭屍主題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它們各自的故事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主角世界末日後醒來。
《陰屍路》與《驚變 28 天》中截然不同的全局動態
英國缺乏國際援助

有趣的是,全球對《陰屍路》和《28天》危機的反應凸顯了國際動態的顯著差異。在《驚變28天》中,未受病毒影響的國家積極尋求協助陷入困境的英國,撤離倖存者。這項努力在《28週後》中達到頂峰,北約成功應對了不斷升級的危機。即使在萬眾矚目的 28 年後,北約仍繼續參與處理英國的善後事宜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陰屍路》中英國明顯退出了世界舞台,留下了後續故事情節可以探索的空白。儘管與其他地區相比,英國相對穩定,但自 2010 年疫情爆發以來,英國就切斷了與世界的聯繫,設立了檢查站來阻止來自法國的倖存者湧入。在《陰屍路》的整個時間軸中,沒有一位英國代表試圖與美國社區聯繫或幫助美國社區為生存而鬥爭。
這引發了人們對英國提供援助的能力的質疑。有可能他們只是想穩定自己的處境,就像《達裡爾·迪克森》第三季預告片中所暗示的那樣,或者他們可能仍在努力應對封鎖帶來的影響。《陰屍路》中英國在全球危機管理舞台上的缺席為未來的敘事留下了探索空間。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