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屍路》:人類對文明崩潰反應的現實寫照

《陰屍路》:人類對文明崩潰反應的現實寫照

羅伯特·柯克曼在《陰屍路》漫畫系列中敘事選擇的核心是對人性和文明的深刻哲學探究。這種困境一直困擾著歷史上的思想家。柯克曼明確表示,該劇的前提圍繞著這樣一個觀念:如果社會崩潰,「人類就會互相攻擊」。

《陰屍路》豪華版 #105 變體封面,尼根召喚讀者進入他正在折磨一名男子的房間

柯克曼巧妙地利用殭屍的概念作為文明崩潰的催化劑,讓他能夠探索他的角色如何駕馭非凡的混亂。雖然結果非常嚴峻,但柯克曼也表示希望培養更樂觀的觀點。

柯克曼在《TWD》書信頁中的哲學見解:人性的本質

《陰屍路》豪華版 #105 變體封面,卡爾格萊姆斯尖叫並用槍指著

在《陰屍路》#105 的信件部分中,柯克曼詳細闡述了他對人類應對災難情況的看法。他與 AMC 電視改編劇的製片人 Scott Gimple 的頻繁討論為探討這些重大問題提供了一個平台。柯克曼指出:

我經常在《陰屍路》編劇的房間裡與史考特金普爾談論這個問題。本書中發生的許多事情都源自於我的信念:如果文明崩潰,我們就不會團結起來,我們會互相攻擊。推而廣之,這似乎意味著我相信人性本惡,而文明讓他們遠離。我想我並不真的相信這一點;我認為我更相信這可能是真的。當我聽到人們團結起來應對[颶風]桑迪的故事時,我很感激,事實證明我是錯的。

這個視角讓我們深入了解《陰屍路》如何探討有關人類經驗的基本問題,使其成為一部傑出的文學作品。

柯克曼的敘述體現了霍布斯主義的觀點,特別是當該系列發展到專注於「社會契約」的重建時。托馬斯·霍布斯的闡述,他將自然狀態描述為「令人討厭的」 、野蠻和短小」——文明力求緩解這種狀況。《陰屍路》中的人物所面臨的掙扎說明了這一哲學,尤其是在後面的章節中,新的社會秩序佔據了中心舞台。

尼根:柯克曼視野中人性二元性的反映

尼根的雙重本質:人性的反映

沒有任何
沒有任何
沒有任何
沒有任何
沒有任何

柯克曼的哲學探索體現在他的決定中,他表明雖然殭屍構成持續的威脅,但它們並不是這個破碎世界中最重大的危險。對日益惡毒的人類對手的關注不僅是一種敘事手段,也是對人類道德墮落的評論。尼根在《陰屍路》第 100 期中登場,集中體現了柯克曼對人性的悲觀觀點,但後來演變成一個代表救贖潛力的角色,強調人類即使從最黑暗的時刻也可以恢復和重建。

柯克曼深思熟慮的說故事有助於漫畫產生持久的共鳴

《陰屍路》豪華版#105 – 主封面由大衛芬奇與戴夫麥凱格創作

《陰屍路》豪華版 #105 主封面,卡爾眼睛上的傷口沒有包紮,與尼根麵對面

柯克曼在《陰屍路》#105 中結束了他的講話,反思了對桑迪颶風等當代危機的反應,強調他對挑戰他對人性的悲觀觀點的例子表示感激。隨著系列的進展,人類對生存威脅的最佳和最差反應之間的相互作用成為中心主題。透過整個系列的鏡頭重新審視柯克曼 2012 年的思想,揭示了關於人類復原力的複雜對話。

最終,羅伯特·柯克曼對潛在社會崩潰的調查成為一面鏡子,反映了人類最黑暗和最有希望的方面。這種二元性使《陰屍路》超越了單純的娛樂,成為對人類在嚴峻環境下的行為的重要評論,體現了有價值的文學和文化批評。

《陰屍路》豪華版 #105目前可從 Image Comics 購買。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