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大鏢客:救贖 2》主角之間的悲慘相似之處

《荒野大鏢客:救贖 2》主角之間的悲慘相似之處

《荒野大鏢客:救贖》及其續集《荒野大鏢客:救贖 2》的敘事深入探討了美國社會的動盪變革,描繪了與無情的變革作鬥爭的角色。這些故事以 20 世紀初重新構想的美國西部為背景,講述了亡命之徒在一個日益荒涼的世界中為生存而戰的故事,這個世界幾乎沒有他們的生存空間。

[警告:以下文章包含 Red Dead Redemption 1 和 2 的劇透。

從原版遊戲中的約翰馬斯頓和他的兒子傑克,到續作中的約翰和亞瑟摩根,《荒野大鏢客:救贖》系列的主角都集中體現了一種特定的原型:在復仇與和平的渴望以及默默無聞和黑暗之間掙扎的不法之徒。他們的故事與整個系列中反覆出現的主題交織在一起——即使在社會動盪中,暴力的無情循環仍然存在。

RDR 2 中的暴力循環

開啟循環的前傳

邁卡貝爾
RDR2 場景
荷蘭范德林德

雖然《荒野大鏢客:救贖 2》是該系列的第二部,但它是前傳,建立了多個相互交織的暴力循環。除了主要角色之外,這款遊戲中還充斥著根深蒂固的復仇遺產,特別是格雷家族和布雷斯韋家族之間因被盜黃金而長期存在的不和,以及范德林德和奧德里斯科爾幫之間的暴力競爭。作為主要角色,阿瑟·摩根無情地被捲入這些循環中,特別是透過他與幫派頭目和代理父親形象達奇·范德林德的聯繫。

達奇描述了復仇和衝突循環中固有的停滯。這很諷刺,因為他經常談到該團體擁有更光明未來的潛力。他不斷惡化的精神狀態進一步加劇了這個問題——他沒有帶領他的幫派走向新生活,而是加劇了持續不斷的不和,例如煽動與科爾姆·奧德里斯科爾的對抗,以及讓自己捲入格雷-布雷斯韋特小衝突等出於經濟動機的糾紛。

荷蘭人的一句關鍵台詞強調了這場持續不斷的暴力事件;他將格雷家族和布雷斯韋家族的盜竊行為視為對他父親的“報應”,他的父親在內戰中為聯邦而戰時喪生。他對復仇的執著成為亞瑟和約翰在整個系列中動盪冒險的催化劑。

亞瑟和約翰:平行旅程

不斷變化的主角,不變的主題

亞瑟摩根場景
傑克·馬斯頓
約翰·馬斯頓

隨著《荒野大鏢客:救贖 2》的展開,亞瑟顯然面臨著英年早逝的命運。根據玩家的選擇,他可能會尋求救贖並試圖改變自己的道路,最終死於肺結核,或者他可能會在復仇驅動的戰鬥中成為麥卡手中的受害者。然而,無論如何,他的行為為約翰和他的家人的生存鋪平了道路,讓他們能夠在幫派的暴力遺產之外尋求新的生活。

亞瑟的死讓人想起他一生所施加的暴力。奪走他生命的疾病可以追溯到他與一個無辜者的殘酷遭遇。他的結局集中體現了他很久以前就開始的殘酷循環。

儘管約翰試圖為自己、阿比蓋爾和傑克創造和平的生活,但他們最終還是陷入了暴力的循環。約翰在農場工作時重新犯罪,這意味著他回到了以前的方式,這令人不安,在《荒野大鏢客:救贖 2》中,當他尋求為亞瑟報仇時,這種犯罪行為進一步升級。這項決定引發了亞瑟暴力遺產的延續,危及約翰和阿比蓋爾努力維護的來之不易的和平。

約翰的選擇直接導致了原版《荒野大鏢客:救贖》中的事件,其中他受到腐敗執法者埃德加·羅斯的脅迫,追捕他的老幫派成員,以保護他的家人和他們建立的生活。儘管他渴望平靜,但他的道路卻受到達奇根深蒂固的理想的奇怪影響,最終使他重新陷入衝突。

儘管約翰履行了他所謂的殺死昔日盟友變成對手的職責,但暴力循環仍然存在。在遊戲的高潮中,他被腐敗官員處決,這加劇了無情的報應之輪的螺旋式前進,為傑克·馬斯頓繼承父親的衣缽,並在看似永無止境的流血循環中向埃德加·羅斯進行精確復仇奠定了基礎。

Red Dead Redemption 的悲劇本質

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平衡

靈獸
狼場景
亞瑟之墓

角色周圍不斷變化的風景與他們自己根深蒂固的暴力存在並置,為《荒野大鏢客:救贖》系列增添了一種悲劇之美。 《Rockstar》巧妙地演繹了這個主題:約翰試圖放棄犯罪,結果卻導致傑克走上了類似的道路,而亞瑟在面臨生命的終點時,對進步的強烈追求。

然而,僅僅呈現無法改變的暴力的敘述會傳達一種絕望的訊息。《荒野大鏢客:救贖》在悲劇中帶來了一線希望。經驗豐富的亡命之徒偶爾會找到方法來支持和鼓舞他們遇到的人,亞瑟的精神似乎隨著他的意圖而演變。儘管死亡迫在眉睫,但對改變的追求——無論多麼不成功——都可以構成一項有意義的努力。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