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國大反擊》 是電影史上的豐碑。有趣的是,就連 喬治盧卡斯也因這部電影而遭受了嚴重的經濟損失,被處以近 25 萬美元的巨額罰款。在創立之初,盧卡斯的期望並不高;他預計 首部《星際大戰》電影將獲得 1500 萬至 2000 萬美元的票房收入。 然而,由於早期放映時反應褒貶不一,只有史蒂芬史匹柏預測到 它會取得巨大成功。最終,該片獲得了驚人的 7.758 億美元票房收入,經過通貨膨脹調整後,這一數字 相當於 30 多億美元。
《星際大戰》的意外成功為續集的拍攝鋪平了道路,並使其成為必然 。為了資助《帝國大反擊》,盧卡斯嘗試獨立融資, 透過貸款以及第一部電影的利潤籌集了 3, 300 萬美元。他於 1980 年獲釋, 僅三個月就收回了投資。然而,果斷而有爭議的 選擇最終會導致上述罰款。
喬治·盧卡斯因《星際大戰》違反公會規定,導致嚴重後果





影迷們已經習慣了《星際大戰》電影標誌性的開場動畫,這種動畫 在進入故事情節之前有效地設定了背景。然而,這種方法 在 20 世紀 70 年代和 80 年代初期相當不合常規,因為大多數電影傳統上都是以演員和導演的名單開始, 而是將這些名單放在最後。最初,盧卡斯因《新希望》的成功而獲得了 編劇協會和導演協會的寬大處理。但隨著 續集的上映,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帝國反擊戰》上,該片只在片頭提到了“盧卡斯影業” ,而導演歐文·克什納則一直到片尾字幕中才出現-克什納 接受了這個決定。
作為回應,行業協會對盧卡斯和克什納都處以罰款。雖然盧卡斯選擇支付 這些罰款,但他隨後徹底斷絕了與公會的聯繫。
盧卡斯離開公會後在《絕地大反攻》中遇到挑戰





盧卡斯對退出工會並不感到不安,1981 年他向《紐約時報》表示: 「我從未在好萊塢拍過電影。 現在我永遠不需要這樣做了。 他選擇了不隸屬於任何美國工會的英國導演理查德·馬昆德,這使他避免了《帝國反擊戰》 之後的爭議。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