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電影首映以來, 《驚聲尖叫》系列已取得顯著發展,其影響力已從電影擴展到包括 2015年首映的電視劇。電影系列相關的標誌性形像有所不同。原版《驚聲尖叫》電影於 1996 年上映,由韋斯克雷文執導,凱文威廉森編劇,在重振恐怖片類型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它的成功催生了一系列續集,前四部電影由克雷文執導,隨後又推出了重啟三部曲。除了電影之外,《驚聲尖叫》的傳奇故事還延伸到了電視節目,名為《驚聲尖叫》的節目在 MTV 上首播。
具有鮮明身分的獨立系列
《驚聲尖叫》電視劇的顯著特徵之一是它的運作獨立於電影的連續性,建立了一個獨特的敘事宇宙。前兩季將觀眾帶到了虛構的科羅拉多州萊克伍德,聚焦於艾瑪·杜瓦爾(威拉·菲茨杰拉德飾),一個被小鎮黑暗過去所困擾的青少年。相比之下,第三季《尖叫:復活》採用了選集的形式,講述了足球明星德昂·艾利奧特(RJ·賽勒飾)與自己痛苦的歷史作鬥爭的故事。該劇與電影中的一個主要區別是直到第三季才出現傳統的鬼面面具。
創意出發:全新鬼面面具
建立獨特的身份

在《驚聲尖叫4》中西德尼·普雷斯科特(內芙·坎貝爾飾)的故事情節結束後,該系列在2012 年宣布改編成電視版《驚聲尖叫》,並於2015 年最終播出,為該系列帶來了新的生命。這個設計偏離了幽靈般的外觀,更像人類的身材,同時保留了標誌性的黑眼睛和誇張的“O”形嘴。
《驚聲尖叫》電視劇的創作團隊旨在創造出獨特的形象,避免與原始面具產生任何混淆。執行製片人海梅·帕格利亞 (Jaime Paglia) 2015 年向《娛樂周刊》解釋說,新面具的目的是向觀眾表明,這與他們在電影中所了解的《驚聲尖叫》不同。著名電影製片人韋斯克雷文 (Wes Craven) 對重新設計發表了評論,稱其“既酷又嚇人”,預示著該系列的新道路。
在該劇上映前與 THR 的討論中,MTV 澄清說,面具的重新設計是一個深思熟慮的決定,旨在引導該劇走向更黑暗、更現代的基調。雖然新的鬼臉面具成功地為該系列建立了獨立的身份,但一些長期粉絲對現代化的美學並不感到興奮。許多人認為,儘管新設計有其優點,但它本質上受到了該系列原始標誌性面具的影響。
圍繞鬼面面具的潛在權利障礙
使用原始鬼面面具的限制

最初,有人猜測預算限制可能會阻止電視劇《驚聲尖叫》使用經典的鬼面面具。然而,實際情況可能源自於許可問題。Fun World 擁有電影中使用的 Ghostface 面具的許可權,這表明 MTV 可能沒有獲得納入這項標誌性設計的許可,導致他們創建了替代面具,同時將其歸因於創意原因。
經典鬼面面具第三季回歸
在不連接電影的情況下彌合差距





作為電視劇第三季的戰略支點,最初的鬼面面具被重新引入。這一季被稱為《尖叫:復活》,在恢復經典面具的同時,對演員陣容和故事情節進行了修改。值得注意的是,本季也標誌著羅傑傑克森 (Roger L. Jackson) 回歸為《鬼面》配音,將其與該系列的根源結合在一起。透過與 Fun World 達成協議,第三季中鬼面面具的加入成為可能。
儘管原始面具具有懷舊元素,但《尖叫:復活》仍然與電影系列脫節,唯一的聯繫就是面具本身。不幸的是,本季在爛番茄上的收視率是同類中最低的,只有 40%。這顯示《復活》面臨的挑戰超出了面具的範圍,而是源自於敘事缺陷以及無法與《驚聲尖叫》的電影遺產保持一致。該劇努力滿足其前輩電影設定的高標準。
尖叫電視季 |
爛番茄評分 |
---|---|
第 1 季 |
53% |
第 2 季 |
92% |
第 3 季 |
40% |
參考文獻:EW、THR。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