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 《蝙蝠俠》第二部上映 時,羅伯派汀森的年齡將會大幅增加,這引發了人們對年輕蝙蝠俠的刻畫的質疑。
- 《蝙蝠俠》第二部 的製作延遲可能會擾亂故事情節的連續性。
- 導演馬特里夫斯計劃在《蝙蝠俠》第二部 中進行短暫的時間跳躍,但它將如何解決演員陣容老化的問題呢?
馬特里夫斯 (Matt Reeves) 的《蝙蝠俠》第二部的漫長等待已經成為粉絲們爭論的焦點。 DC 影業聯席主管詹姆斯·古恩此前曾表示,演員與角色年齡相差 5 歲“在續集中很常見”,然而,演員與角色年輕時年齡相差 15 歲卻非常不正常。最近,羅伯派汀森向《英雄》雜誌幽默地談到了在續集中變身為老年版蝙蝠俠的想法,這引起了合理的擔憂。畢竟,以扮演年輕角色而聞名的帕丁森也無法免受衰老的影響。
在原版《蝙蝠俠》中,帕丁森飾演的布魯斯韋恩才剛成為一名打擊犯罪的第二年,表現出缺乏經驗和笨拙等特徵。 2019年,拍攝期間他已經33歲了。基努李維以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而聞名,但隨著華納兄弟繼續推遲續集的上映(目前預計上映時間為 2027 年底),人們對如何處理這一衰老問題提出了很多疑問。
羅伯派汀森的年齡挑戰了傳統的蝙蝠俠形象
你不能教老蝙蝠新把戲

在漫畫傳說中,蝙蝠俠通常在 25 歲左右開始他的義務警員之旅,僅比帕丁森早期扮演的角色(如 2008 年的《暮光之城》)大幾歲。
等到《蝙蝠俠》第二部開拍時,帕丁森將年滿 41 歲——比克里斯蒂安·貝爾 (Christian Bale) 年長得多,後者在拍攝《蝙蝠俠:黑闇騎士崛起》時比貝爾更年輕,儘管在故事情節中蝙蝠俠有八年的中斷期。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李維斯將如何面對這個年齡差距?

裡維斯掌握著一些可用的策略。他可以選擇用較長的時間跳躍來解釋帕丁森成熟的外表,或者乾脆忽略他的衰老,希望觀眾不會只專注於蝙蝠俠從坐姿站起來的掙扎。還有一種選擇是利用抗衰老技術,但從歷史上看,該技術的效果好壞參半。羅伯特·澤米吉斯等導演多年來一直在嘗試減齡技術,儘管這些技術仍然存在爭議,這一點從他最新的項目中由“年輕版”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電影就可以看出。
他可以簡單地忽略年邁的布魯斯韋恩,希望觀眾不會因為蝙蝠俠在電影放映期間從坐姿中退縮而分心。
雖然基努李維已經確認《蝙蝠俠:第二部》將會出現時間跳躍,但他澄清說這並不重要。根據《Total Film Magazine》的採訪,這部電影的故事情節發生在衍生劇《企鵝》事件一週後,而《企鵝》的故事情節則設定在第一部之後不久。因此,雖然故事情節中可能會有時間的投射,但演員的身體老化仍然是一個難以輕易解決的關鍵挑戰。

在進一步評論《企鵝人》的時間線時,里夫斯在接受Collider採訪時表示,“我們不會演聖誕節或新年劇,但我們正在努力。”然而,考慮到自第一部電影上映以來已經過去了三個實際的聖誕季,電影之間短暫的時間跨度並不能令人滿意地解釋帕丁森的衰老過程,引發的問題多於答案。
我們信任馬特·里夫斯
漫長的萬聖節

最終,粉絲們可能需要相信馬特里夫斯能夠有效解決布魯斯韋恩衰老的問題。布魯斯角色的磨損可能是他所面臨的巨大壓力的結果,類似於美國總統在任期內迅速衰老的情況。這個概念可能會引起觀眾的共鳴,尤其是那些熟悉《漫長的萬聖節》的觀眾,《漫長的萬聖節》是影響李維斯願景的關鍵故事。在這故事中,蝙蝠俠在對抗假日殺手時經歷了無數情感和身體上的挑戰——假日殺手這個角色與《企鵝》中展開的事件密切相關。
在這個故事中,蝙蝠俠在眾多對手的夾擊下奮勇前行,其中包括雙面人、毒藤女、稻草人等等。小丑的出現增加了另一層強度,到《蝙蝠俠》第二部時,這可能會對布魯斯的狀況產生重大影響。
歸根結底,蝙蝠俠是一位警惕的保護者,他在打擊犯罪的同時隱藏了自己的身份。如果羅伯派汀森繼續在他的詮釋上不斷進步,而李維精心打造了一個充滿焦慮和復仇的引人入勝的故事,那麼觀眾可能願意接受角色臉上的幾條額外線條,只要情感深度貫穿整部電影。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