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經歷過青少年狂熱的人都能理解那種強烈的情緒。青少年常常透過一些無害的活動來表達這些情緒,例如在牆上貼海報或上課時做白日夢。包括我在內的少數人開始透過寫同人小說來發洩自己的情感。然而,在青少年驚悚片《甜蜜》領域,對粉絲的反應變得更加險惡。
《甜蜜》在最近的西南偏南音樂節上首次亮相,由艾瑪·希金斯編劇並執導。本片的主角是賴莉希爾 (凱特哈利特飾演),她是個 16 歲的女孩,正在努力應對母親的去世以及典型的青少年挑戰。賴莉對另類樂團 Floorplan 的迷戀讓她找到了慰藉,Higgins 的創作也受到了 Fall Out Boy 和 My Chemical Romance 等流行龐克傳奇樂團的影響。
賴莉與父親(賈斯汀·查特文飾演)的關係很緊張;他從情感上和身體上都不在她的生活中,而她也不贊成他的新女友(阿曼達·布魯格爾飾)。除了對 Floorplan 神秘主唱 Payton Adler(Herman Tømmeraas 飾)的迷戀之外,Rylee 唯一的夥伴就是她的朋友 Sidney(古川綾 飾)。當賴莉遇見佩頓時,她的夢想成真了,而佩頓最初是在混亂的情況下用汽車不小心撞到她,之後情節變得更加複雜。
然而,故事很快就發生了戲劇性的轉折。事故發生後,佩頓開車送賴莉回家,但在途中,賴莉因吸毒而出現了精神失常的情況。賴莉發現了佩頓過去與藥物濫用的鬥爭,這促使她做出一個痛苦的決定:將佩頓關在她的臥室裡,直到他戒毒為止。這種選擇標誌著一種痴迷的開始,而不是一種健康的迷戀。
從這裡開始,敘述進一步深入令人不安的心理空間。在試圖「拯救」佩頓時,賴莉變得越來越精神失常,她相信自己的行為是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儘管西德尼試圖讓她回到現實,但賴莉仍然堅信她正在幫助她的偶像,這扭曲了她對愛和關懷的感知。
粉絲還是狂熱分子?青少年粉絲的痴迷本質
隨著電影情節的進展,賴莉從一個熱情的青少年粉絲轉變為一個痴迷的俘虜,揭示了對偶像崇拜的黑暗評論。我們可以將賴莉與史蒂芬金《危情十日》中的安妮威爾克斯進行比較,因為賴莉的迷戀已經危險地升級了。
這部電影尤其引起了那些在青少年時期感到自己是局外人的人的共鳴。賴莉對失去母親的悲痛,加上她父親的情感疏遠,創造了一個令人心酸的背景,讓觀眾對她的角色產生同情。影片對青少年暗戀的探索抓住了成長過程中的基本面,描繪了未經處理的悲傷如何以不健康的方式表現出來。
《甜蜜》帶領觀眾踏上一段動盪的旅程,展現了青少年愛情和迷戀的黑暗面。賴莉無法將她對佩頓的感情轉化為健康的關係,這表明社會規範如何扭曲人們對愛情和人際關係的理解。
雖然影片遇到了節奏問題以及阻礙對人物進行更深入探索的時刻,但最終它讓觀眾思考痴迷與感情的複雜性。隨著希金斯進入長片製作領域,《甜蜜》成為她講故事能力的精彩介紹,激發了人們對她未來項目的好奇心。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