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蒂芬金以其扣人心弦的小說和令人毛骨悚然的短篇故事而聞名,他僅用一部長片就進軍電影製作。儘管這部作品《Maximum Overdrive》可能不能被視為他最輝煌的成就,但它卻擁有經受住時間考驗的卓越元素。
1986 年,金擔任恐怖電影《極速駕駛》的編劇和導演,這部電影改編自他選集《夜班》中的短篇小說《卡車》。影片呈現了一個可怕的場景:地球穿過一顆流氓彗星的尾巴,導致日常機器獲得感知能力並對人類發動了一場致命的戰爭。儘管《極速駕駛》的設定很好,但它卻遭遇了負評,票房表現也慘淡,這促使金放棄了這部電影。然而,儘管存在諸多缺點,但有一個方面無疑是出色的。
一流的配樂:AC/DC 對 Maximum Overdrive 的貢獻
AC/DC 如何提升最大過載能力

在割草機和自動櫃員機等機器對抗人類操作者的混亂中,AC/DC 的激動人心的音樂為Maximum Overdrive注入了活力。這支標誌性的澳洲搖滾樂團成立於 1973 年,成員包括主音吉他手安格斯楊 (Angus Young) 和主唱布萊恩約翰遜 (Brian Johnson),在 20 世紀 80 年代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們在 1980 年發行的專輯《Back in Black》收錄了《You Shook Me All Night Long》和《Hells Bells》等經典歌曲,鞏固了他們在搖滾史上的地位。
同樣,AC/DC 樂團於 1986 年製作了專輯《Who Made Who》 ,作為《Maximum Overdrive》的配樂。這張專輯融合了新曲目和之前發行的熱門歌曲,最著名的是主打歌“Who Made Who”,其主題與電影中人類屈從於機器的敘事相一致。
儘管 AC/DC 的沉重吉他重複樂段可能無法完美地補充《Maximum Overdrive》的誇張元素,但其配樂已成為一大亮點。與電影的反響相反,這張專輯獲得了一致好評,仍然是樂團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最終留下了比電影本身更輝煌的遺產。
分析最大超速行駛的缺點
探索電影尚未開發的潛力




從一開始,Maximum Overdrive就面臨著無數的挑戰。在拍攝期間,金一直在與藥物濫用問題作鬥爭,甚至在 2002 年的一次採訪中透露,他「吸食可卡因成癮」並且難以集中註意力(來源:好萊塢的史蒂芬金)。據報道,他在製作期間的酗酒習慣也對電影產生了不利影響,再加上他有限的導演經驗。
《極限超速》不一致的基調進一步削弱了它的衝擊力,因為它試圖將黑色幽默和恐怖融合在一起,卻未能帶來連貫的體驗。此外,表演和對話受到了許多批評,導致觀眾缺乏參與。雖然這部電影可能會在金的遺產中被銘記為失敗之作,但它留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配樂,繼續引起粉絲的共鳴。
來源:好萊塢的史蒂芬金。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