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otify 重新推出了其應用程式內聊天功能,即 Spotify Messages,旨在提升好友間音樂分享的體驗。雖然這項功能展現出引人入勝的社交體驗,但也引發了一個問題:它究竟是簡化了溝通,還是只是為我們的數位生活增添了另一個雜亂的收件匣?在本文中,我們將分析 Spotify Messages 功能的影響,並確定其對使用者的潛在價值。
Spotify 為何進軍訊息傳遞領域?
Spotify 的目標是拓展其功能,使其不再僅限於音樂串流平台。新增的訊息功能讓用戶可以直接在應用程式內與好友分享歌曲、播客和有聲讀物。

這種整合旨在讓用戶繼續參與 Spotify 生態系統,減少切換到 WhatsApp 或 Instagram 等其他訊息應用程式的需求。
儘管 Spotify 致力於打造完整的音樂共享體驗,但它可能會疏遠那些認為該應用程式正在推送一些從一開始就不需要的功能的用戶。
方便分享還是增加混亂?
Spotify Messages 功能的主要優勢在於其便利性。用戶可以透過 Family 套餐、Jams 或 Blends 向好友發送播放清單或播客,而無需切換到其他應用程式。

然而,許多用戶已經透過 WhatsApp、iMessage、Snapchat 和 Instagram 等成熟的平台分享他們的 Spotify 選擇。

雖然新的訊息功能可以為部分用戶簡化分享流程,但大多數用戶是否會因為這項新增功能而繼續使用該應用程式尚不確定。風險在於,這項功能可能會成為一款功能齊全的應用的另一個乾擾因素。
最終,感覺這項措施更多的是為了收集用戶參與數據和推動廣告收入,而不是從根本上改善我們與他人聯繫的方式。
您與 Spotify 的聊天安全嗎?
在訊息傳遞方面,隱私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Spotify 聲稱已為訊息功能實施了業界標準的保護措施;然而,這些保護措施的具體範圍仍然模糊不清。值得注意的是,Spotify 並未提及端對端加密,但平台承認會主動掃描內容,這對於注重隱私的用戶來說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雖然用戶可以接受或拒絕聊天、封鎖不受歡迎的聯絡人以及舉報不當行為,但官方認為,用戶最終應透過「設定」->「隱私和社交」來設定和監控自己的隱私偏好。這為用戶犯錯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尤其是對於年齡較小的用戶(16歲及以上),他們可能面臨潛在詐騙或垃圾資訊的風險。
Spotify 是否正在失去音樂特色?
Spotify 的核心定位在於音樂串流媒體。然而,隨著其功能擴展到播客、有聲讀物、人工智慧推薦以及聊天功能,這款應用程式可能會變得過於複雜,缺乏針對性。

Spotify Receipts 等能引起小眾用戶共鳴的功能可能吸引力有限;同樣,資訊功能可能只會吸引其整體用戶群的一小部分。
在嘗試模仿類似 TikTok 的社群媒體動態時,Spotify 可能會無意中讓那些喜歡保持收聽活動私密的用戶感到不知所措,而不是處理那些分散他們享受音樂這一主要目的的附加功能。
您應該接受還是忽略訊息功能?
對於特定的用戶群體,例如經常協作製作播放清單的用戶,Spotify 訊息功能可以透過無需離開應用程式即可快速共享來增強他們的體驗。
然而,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這項功能可能顯得多餘。朋友們分散在不同的通訊平台上,他們急切地等待Spotify訊息的可能性似乎很小。用戶可能會發現,透過傳統的簡訊方式聯繫朋友比在他們的數位武器庫中添加另一個聊天工具更簡單、更有效。
展望未來,儘管「資訊」功能代表著我們雄心勃勃的策略,但許多用戶可能會忽略它。如果您想探索 Spotify 資訊功能,請隨時嘗試——如果它不符合您的偏好,請主動選擇退出。您會傾向於採用這項新功能,還是會繼續主要使用 Spotify 進行音樂串流?請在下方分享您的想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