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軟體套件管理器是 Linux 用戶必備的工具,它簡化了軟體的安裝、更新和卸載流程。每個 Linux 發行版都使用自己的軟體套件管理器,例如 Ubuntu 和 Debian 的 APT、Fedora 和基於 RPM 的發行版的 DNF,以及 Arch Linux 的 Pacman。這種多樣性可能會導致一些限制,因為這些管理器通常無法跨發行版運行。
通用軟體套件管理器允許跨任何 Linux 發行版安裝軟體。這些系統將所有必要的程式庫和相依性打包成單一格式,確保應用程式效能始終一致,無論底層發行版是什麼。目前,最主要的兩種通用軟體包格式是 Snap 和 Flatpak。在本文中,我們將深入探討它們各自的獨特功能,以協助您根據需求選擇最佳方案。
了解 Snap
Snap 是由 Ubuntu 背後的公司 Canonical 創建的一種通用軟體包格式。它透過將軟體與所有必需的依賴項捆綁在一起來改變應用程式的分發方式,使其能夠在任何配備 Snap 的 Linux 系統上無縫運行。這種獨立的特性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通常與 APT 等傳統軟體包管理器相關的兼容性問題。

使用 Snap,系統更新導致應用程式故障的可能性會降低,因為應用程式更新通常不會幹擾作業系統。雖然這種架構降低了相容性問題的風險,但使用者應該注意,這些問題仍然可能出現。
安裝和使用 Snap
Snap 已預先安裝在大多數現代 Ubuntu 版本中,但也可以在其他發行版中手動設定。安裝後,使用者可以透過 Ubuntu 軟體應用等圖形工具或命令列輕鬆安裝應用程式:
sudo snap install app-name
雖然可以手動側載 Snap,但Snap Store作為主要儲存庫,提供廣泛的應用程序,包括 Visual Studio Code、Discord 和許多遊戲等流行軟體。
Flatpak 簡介
Flatpak 是 Linux 的另一個通用打包解決方案,旨在確保應用程式可以在各個發行版之間統一運行,而無需擔心相容性。
與 Snap 類似,Flatpak 將應用程式及其相依性封裝在一起,並在隔離的沙盒中執行,從而增強了穩定性和安全性。然而,Flatpak 處理依賴項的方法有所不同:Flatpak 使用共用執行時,即多個應用程式可用的通用程式庫。這種方法簡化了安裝流程,減少了冗餘,並將更新時間縮短了一半。

在應用程式分發方面,Snap 將所有內容集中到 Snap Store 下,而 Flatpak 則採用去中心化模式,允許在 Flathub 之外創建獨立的遠端應用程式。這種靈活性增強了 Flatpak 的生態系統。
Flatpak 優先考慮使用者控制,允許使用 Bubblewrap 等工具對應用程式可以存取的資源(例如檔案、網路和硬體)進行詳細的權限設定。
安裝和使用 Flatpak
如果您的 Linux 發行版上沒有預先安裝 Flatpak,則設定通常涉及兩個步驟:首先,安裝 Flatpak 框架,然後新增遠端儲存庫,例如 Flathub。
要在您的系統上啟動 Flatpak 安裝,只需使用您現有的套件管理器,如下所示(針對 Ubuntu/Debian 用戶):
sudo apt install flatpak
接下來,新增 Flathub 儲存庫,它是 Flatpak 應用程式的主要來源:
flatpak remote-add --if-not-exists flathub https://flathub.org/repo/flathub.flatpakrepo
現在,您可以使用這個簡單的命令從 Flathub 安裝應用程式:
flatpak install flathub [application-name]
Flatpak 系統透過在背景自動下載必要的執行時間來有效管理依賴項。
Snap 和 Flatpak 的優缺點
為了對 Snap 和 Flatpak 做出明智的決定,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它們各自的優缺點。
Snap 的優勢:
- 與其他方案相比,開發人員可以更輕鬆地建置和管理套件。
- 支援廣泛的應用程序,從 CLI 工具到桌面軟體。
- 使用基於 AppArmor 的沙盒的強大安全措施。
- 應用程式的自動後台更新。
- 由於其 Canonical 設計,與 Ubuntu 的整合非常好。
- 專有軟體的廣泛可用性(例如,Slack、Spotify、VS Code)。
Snap 的缺點:
- 應用程式的啟動時間更長,尤其是在啟動後。
- 由於依賴項與每個套件捆綁在一起,因此套件大小更大。
- 集中式生態系統,完全由 Canonical 維護。
- 配置可能具有挑戰性,通常需要手動調整系統存取。
Flatpak 的優點:
- 與 Snap 相比,可用的桌面應用程式範圍更廣。
- 共享運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冗餘並加快更新速度。
- 應用程式啟動時間更快,提供接近原生的效能。
- 實施強大的安全協議和強大的沙盒。
- 多樣化的權限設置,允許為使用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控制。
Flatpak的缺點:
- 由於多個運行時和應用程式導致磁碟使用量增加。
- 與標準套件管理器相比,儲存庫的設定可能更加複雜。
- 對於需要廣泛系統存取的應用程序,配置可能很複雜。
- 主要關注桌面應用程序,較少關注伺服器或 CLI 工具。
Snap 和 Flatpak 之間的核心區別
雖然 Snap 和 Flatpak 都致力於促進跨發行版軟體的安裝,但它們的理念和營運生態系統卻大不相同。
Snap 由 Canonical 開發,透過集中式 Snap Store 運作。它強制自動更新,並與 GUI 和 CLI 應用程式相容。然而,由於其軟體包中包含所有依賴項,因此軟體包體積較大,啟動時間也可能較慢。
相較之下,Flatpak 由社區驅動且去中心化,主要利用 Flathub 作為其最主要的儲存庫。它主要面向桌面軟體,使用共享運行時來減小軟體包大小,並且與 Snap 相比,通常提供更快的應用程式啟動速度。與 Snap 不同,Flatpak 不強制自動更新,而是讓使用者自行決定何時刷新應用程式。
在 Snap 和 Flatpak 之間進行選擇
在 Snap 和 Flatpak 之間進行選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您的特定發行版和使用模式。 Snap 在 Ubuntu 上表現最佳,而 Flatpak 則可在各種桌面環境中無縫集成,使其成為功能多樣、軟體可用性和穩定性更高的選擇。
此外,許多 Linux 愛好者選擇同時使用 Snap 和 Flatpak,因為某些應用程式在其中一個系統上比在另一個系統上更容易使用。這兩個平台可以共存而不會發生衝突,讓使用者可以靈活地安裝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選項。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