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注意,本內容不作為投資建議,作者不持有所提及股票的任何部位。
彼得貝克批評SpaceX對星際飛船成功的低標準
在第二季財報電話會議上,火箭實驗室執行長彼得貝克(Peter Beck)表達了他對SpaceX對星際飛船首次發射過於簡單的成功定義的不滿。 SpaceX認為,此次發射於2023年4月進行,只要火箭能順利通過發射台,就足以認定為成功。事實證明,這種謹慎的做法是明智的,因為星際飛船的測試提前結束,因為上面級未能與超重型助推器分離,導致飛船在飛行四分鐘後就墜毀了。
火箭實驗室的雄心壯志:利用中子火箭進入軌道
SpaceX 的獵鷹 9 號是一款中型運載火箭,以其完全可重複使用、可推進著陸的第一級助推器而聞名。而 Rocket Lab 則與此不同,其中子小型運載火箭正在取得長足進步。該公司已在測試中成功回收了第一級助推器,這表明其在中型運載火箭領域有潛力與 SpaceX 競爭。
中子火箭的設計推力約為6, 600千牛頓,略低於獵鷹9號的7, 600千牛頓。火箭實驗室計劃在初步測試階段將中子火箭降落到海洋。備受期待的中子火箭首次發射預計將於今年下半年進行,彼得貝克在最近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提供了最新進展。

Neutron 的基礎設施和發布計劃
在電話會議中,貝克詳細介紹了火箭實驗室在中子號發射基礎設施的重大進展。他充滿信心地表示,公司準備在2025年底前實現火箭的首次飛行。貝克強調,為擴大火箭產量和發射頻率奠定堅實基礎至關重要。
「建造首枚火箭本身就充滿挑戰,但打造一個能夠支援第10次和第20次發射的系統則要復雜得多,」貝克說道,並指出任何火箭項目的資金中,很大一部分都用於開發必要的基礎設施。 「我們相信所有關鍵要素都已到位,」他強調。
定義成功:Rocket Lab 的更高標準
對話轉向了中子號首次試飛的基準。在接受美國銀行分析師的採訪時,貝克公開宣稱,火箭實驗室的成功不僅取決於能否順利通過發射台,這與SpaceX先前的立場形成了鮮明對比。對火箭實驗室而言,成功發射意味著進入軌道並確保火箭具備進行大規模運作的條件。
這番言論直指SpaceX,後者曾表示,星際飛船試飛的主要成功標準只是離開發射台。星際飛船被公認為全球在研的最大火箭,其設計推力是Rocket Labs「中子」火箭的十倍以上。 2023年的試飛標誌著歷史性時刻,因為這是搭載33台引擎的火箭首次從地球升空,是SpaceX實現人類火星殖民宏偉目標的基石。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