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ver 17:無限之外》和《Never 7:無限的終結》-重新構想的體驗
《Ever 17: The Out of Infinity》被視為日本電玩領域最優秀的作品之一,現已在現代遊戲機上推出,有望再次吸引觀眾。隨著該片的發行,前傳《Never 7:The End of Infinity》也首次以英語發行,並加入了陣容。雖然視覺風格可能讓人感覺過時,幽默也有一些不足之處,但這兩款遊戲的敘事仍然很吸引人。話雖如此,新玩家可能會發現這種刻意的節奏有點挑戰性,特別是如果他們與該系列缺乏情感聯繫的話。
從新人角度看問題
我必須澄清的是,我在接觸這些重製版本之前,並沒有接觸過原版。因此,我缺乏一個參考點來評估他們與他們的前輩相比如何。即將於 2025 年推出的《Ever 17》重製版採用了 2011 年 Xbox 360 重製版的腳本,同時保留了 PS2 和 Dreamcast 時代迷人的 2D 視覺效果。此次迭代引入了各種角色和故事的修改。然而,由於我不熟悉原始故事,因此無法評估這些變化對《無限》系列長期粉絲的影響。

遊戲機制和故事動態
Never 7和Ever 17都採用了視覺小說格式,透過融合文字、配音和角色視覺效果來進行。玩家的輸入主要限於選擇對話選項,從簡單的修飾到影響故事情節的重要決定。對於那些尋求更具互動性的遊戲體驗或直接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的人來說,這些遊戲可能會令人失望。然而,出色的配音陣容和他們富有影響力的表演無疑增強了玩家的沉浸感,減輕了長時間閱讀可能帶來的單調感。
多元而又相互關聯的敘事
雖然這兩個故事的情節和主題各異,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核心概念:主角努力逃離危險的境地,同時與周圍的人建立關係。在《Ever 17》中,玩家將扮演 Takeshi Kuranari 或「Kid」的角色,他是一名失憶症患者,被困在一個名為 LeMU 的故障水下設施深處。在距離災難發生僅剩 119 小時的時間裡,他們必須與其他人合作制定逃生計畫。
相較之下,《Never 7》讓玩家扮演大學生石原誠,他和三名同學一起來到研討會度假村。在與當地居民建立聯繫的過程中,Makoto 經歷了無法解釋的預測幻象,這些幻象預示著未來的悲劇。故事巧妙地交織了友誼和時間循環的主題,他試圖阻止親密夥伴的死亡,並在失敗後不斷重置循環。

懷舊與現代期望相符
這些遊戲的過時美學中存在著一種懷舊的魅力,尤其是它們的角色設計,其可愛的尷尬比例和姿勢在當代版本中並不常見。雖然在手持模式下使用 Switch 玩遊戲提供了中等體驗,但更大的顯示器可能會暴露某些圖形缺陷。藝術作品在「迷人的過時」和「有問題」之間搖擺不定,但敘事品質仍然是一個重要的亮點,即使在首次發布二十年後,其中的曲折仍然讓我感到驚訝。這種持久的創造力解釋了為何這些遊戲能夠擁有如此強大的追隨者。
懷舊遊戲玩法的挑戰
然而,紮根於過去也會帶來自身的挑戰。無論是在地化還是原創對話,作品都讓我們看到了過去的時代。我花了很長時間才與Ever 17產生共鳴,因為 You 這個角色與 Takeshi 的互動最初讓人感覺很不舒服。她的幽默風格——讓人想起高橋留美子的風格——經常近乎粗魯,削弱了我參與故事的意願。有趣的是,這種幽默在現代作品中再次出現,展現出它的永恆性。
此外,尤先生也經常充當小組的知識寶庫,分享有關各個主題的廣泛見解。儘管內容豐富,但她冗長的解釋偶爾會打斷敘事流程,讓人感覺過度,尤其是當它們偏離主題時。也許是因為我在看過《永遠 17》之後又體驗了《永遠 7》,所以發現它的整體節奏更容易接受。

Never 7 中的本地化細節
我發現《Never 7》的重製版標誌著其首次在地化,避開了可能增強連貫性的當代在地化實踐。不幸的是,這種方法導致翻譯看似準確但又令人困惑的情況。我發現自己正在重複語音對話來理解那些與上下文脫節的含義。這樣的直譯雖然忠於原文,但不一定能達到最有效的溝通。
此外,「Kid」是這一本地化版本中一個有趣的案例研究。失憶主角的臨時名字,從他的角度來看默認為“男孩”。歷史研究表明,這是早期文字中的原始稱謂。在地化團隊所做的改變決定及其執行卻無意中導致了滑稽的失誤,加強了維持敘事連貫性的難度。
技術性能和玩家體驗
在技術執行方面,這兩款遊戲的 Switch 版本表現出色,沒有重大錯誤或技術缺陷。使用模擬搖桿或 A 按鈕進行對話的選項在長時間的遊戲過程中增加了一定程度的舒適度。 Switch 的便攜性有效地增強了可訪問性,允許隨時隨地進行遊戲。然而,為了真正欣賞豐富的樂譜和配音,建議使用高品質的音響系統;手持式揚聲器無法充分傳達這一點。

複雜而有益的經歷
總而言之,儘管我很欣賞打越精心打造的複雜故事情節,但我不會廣泛推薦《Ever 17》或《Never 7》作為視覺小說愛好者的普遍選擇。對於那些日程安排緊張的人來說,緩慢的累積可能會是一個挑戰,而基於歷史讚譽的期望可能會放大人們所察覺到的缺點。儘管如此,我發現自己確實對角色的旅程產生了興趣,並在整個過程中體驗了一系列的情感,這證明了打越講故事的能力。發現各種結局所帶來的苦樂參半的滿足感凸顯了這些作品的持久魅力。
Ever 17和Never 7現已在 PS4、Windows PC 和 Nintendo Switch 上推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