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公司員工揭示了韓國流行音樂產業中預訂專輯銷售和「Sajaegi」文化的真相

唱片公司員工揭示了韓國流行音樂產業中預訂專輯銷售和「Sajaegi」文化的真相

最近,韓國線上論壇 Instiz 上的一篇關於「Sajaegi」的線上社群貼文於 2024 年 2 月 22 日瘋傳,因為該用戶在聲稱為唱片公司工作時披露了有關專輯銷售統計數據的真實資訊。

這位匿名發文者聲稱自己為一家唱片公司工作,並承諾提供唱片業目前面臨的問題的詳細總結,並將其與 sajaegi 進行比較。

唱片公司員工分享預購銷售策略。 (圖片來自 Instiz/ 翻譯來自 Google)
唱片公司員工分享預購銷售策略。 (圖片來自 Instiz/ 翻譯來自 Google)

對於不熟悉的人來說,韓國音樂界的“Sajaegi”一詞描述了操縱排行榜排名的道德或非法行為。人們普遍認為,sajaegi 是該領域的典型,頂級音樂家通常會在音樂會和音樂節上擔任主要表演者,並獲得豐厚的報酬。

唱片公司雇主解釋了一些韓國流行音樂機構如何透過預訂操縱專輯來銷售

該名員工透露,在韓國流行樂團的複出專輯推出之前,娛樂公司會聯繫唱片公司或他們負責銷售專輯的人員。唱片公司請求允許特別預購銷售、粉絲簽名等。

經過多輪談判,商家被​​迫達成對娛樂經紀公司更有利的購買條款。之後,娛樂公司要求他們更新截至發行日期的銷售表。

透過這種方式,他們購買 x00,000 張唱片,使用條碼掃描將其指定為已售出,然後將唱片轉售給歌迷。當人們購買專輯時,他們已經有了排行榜位置。儘管99.9%的企業和偶像團體都會這麼做,但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他們公司獨有的問題。另一方面,低調的偶像只想透過活動籌集資金。

因此,唱片公司雇主表示,活動(粉絲來電、抽獎活動等)期間包含的專輯是已經售出的專輯。

唱片公司員工分享預購銷售策略。 (圖片來自 Instiz/ 翻譯來自 Google)
唱片公司員工分享預購銷售策略。 (圖片來自 Instiz/ 翻譯來自 Google)

這位匿名員工進一步解釋說,這種情況是一個挑戰,因為銷售數據包含尚未售出的數量。這並不違法,因為與串流音樂一樣,唱片公司已經為內容付費。此外,粉絲銷售並不被視為具有欺騙性。

該員工繼續說,根據這種推理,“專輯購買不是 Sajaegi”相當於“串流媒體不是 Sajaegi”,因為雙方都必須為唱片的串流媒體付費,無論是由代理員工還是外部承包商完成。一些公司僱用串流媒體農場來非法串流歌曲和專輯,以使其在音樂排行榜上排名更高。

庫存管理是這種方法的另一個問題。由於還有數以萬計的剩餘副本,因此需要支付處置費用。在製作的數千萬至數億張專輯中,只有 50-60% 真正售出。同時,剩下的專輯都被丟掉,這既昂貴又對環境有害。

即使只有十家企業,即數萬張專輯,情況也變得更糟。

唱片公司員工分享預購銷售策略。 (圖片來自 Instiz/ 翻譯來自 Google)
唱片公司員工分享預購銷售策略。 (圖片來自 Instiz/ 翻譯來自 Google)

SM娛樂因誇大新人組合RIIZE首張專輯銷售被指“Sajaegi”

此前,SM娛樂公司的新人韓流男子樂團RIIZE被指控“sajaegi”。樂團的第一首歌曲《Get A Guitar》於 2023 年 9 月首次亮相,僅發行第一周就銷量超過 101 萬張,成為「百萬銷量」。

9月底總銷量達1,039,600張,但12月專輯銷售排行榜顯示小幅下滑至1,038,084張。此資訊基於 Circle Chart 的每月專輯銷售圖表。

鑑於RIIZE已經舉辦了大約60場活動,包括現場簽名會、粉絲電話以及要求粉絲購買唱片的抽獎活動,這個數學方程式讓網友們感到困惑。

該唱片公司員工在貼文中提到,「Sajaegi」文化在韓國流行音樂界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並誘惑小型娛樂公司上鉤。然而,這些「絕望」的手段,只有「不紅」的偶像和經紀公司才會使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