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總統提議對晶片徵收 25% 關稅,台灣製造商計劃將生產轉移到美國

川普總統提議對晶片徵收 25% 關稅,台灣製造商計劃將生產轉移到美國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作者不持有本文提及的任何公司的股份。

川普的關稅計劃震動半導體產業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海湖莊園的記者會上詳細闡述了對半導體進口徵收高額關稅的意圖。他表示,關稅稅率將定為 25% 或更高,並且可能在年內逐步上升,這引發了半導體產業的極大擔憂。據報道,企業正採取先發制人的措施,透過積壓產品訂單來應對未來的關稅。

國內製造業的機遇

川普在簡報中強調,他的政府致力於為美國晶片製造商提供足夠的時間將業務遷回美國。他保證,一旦這些公司在國內建立生產設施,將免關稅。他表示:「我們希望給他們時間。」他強調了支持美國生產和本土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願望。

總統的演講是在圍繞汽車和醫藥等各個行業徵收關稅的更廣泛討論中發表的,展示了美國政府旨在重塑美國製造業態勢的積極貿易策略。

台灣企業瞄準美國投資

據報道,配合川普的聲明,台灣幾家大型人工智慧伺服器製造商正在探索在美國建立生產的可能性。根據經濟日報消息,和碩、緯創、廣達、緯穎、英業達等7家企業近期赴德州考察投資。他們預計將在 5 月 10 日之前公佈他們的計劃,這預示著半導體製造業格局可能會發生轉變。

業內估計,土地徵用和工廠建設所需的財務支出可能達到20億美元左右。隨著對自動化領域的額外投資,成本可能會激增 30 億至 50 億美元。目前,許多台灣公司在墨西哥開展業務,並且越來越擔心潛在關稅帶來的財務影響。

貿易緊張局勢下的合作

雖然富士康與和碩聯合科技選擇不透露近期行程的具體細節,但廣達已表達了擴大其美國製造足蹟的意圖,而緯穎科技仍願意加強其在美國的業務。有通報稱,川普政府正在加大對台灣台積電的壓力,要求收購英特爾的半導體代工廠或考慮其他合作安排。

相關消息稱,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英特爾正在推進與台灣聯合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UMC) 的合作。此次合作旨在利用聯華電子的製造能力來減輕美國進口晶片關稅的影響。

美台半導體關係的演變表明,在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背景下,台海雙方正策略性地轉向國內製造業。這種情況不僅反映了保持競爭優勢的迫切性,也凸顯了企業在應對複雜的關稅影響時國際貿易和生產策略的錯綜複雜。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