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報道,為了滿足訓練和部署 AI 模型所需的大量運算需求,OpenAI 出乎意料地與 Google Cloud 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此次合作挑戰了先前 OpenAI 是 Google 重要競爭對手的假設,顯示雙方將轉向合作而非單純的競爭。
雖然兩家公司尚未正式宣布這項消息,但有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有關此次合作的討論已持續數月,並於5月最終達成協議。此次合作將使OpenAI能夠將其運算資源擴展到與微軟Azure現有的合作關係之外。
自 2019 年以來,微軟一直擁有為 OpenAI 開發新運算基礎架構的獨家權利。然而,隨著「星際之門」計畫的啟動,這項獨家權利的限制在今年稍早有所放鬆,這使得 OpenAI 能夠在微軟產能不足的情況下探索其他運算解決方案。
對谷歌雲端的戰略意義
將Google雲端的運算能力整合到 OpenAI 的營運中,標誌著Google雲端部門的重大勝利。與 OpenAI 這樣的巨頭合作,提升了Google雲端服務的可信度,尤其是在其擴展其張量處理單元 (TPU) 以供外部使用的情況下。
消息發布後,Alphabet 股價上漲 2.1%,而微軟股價下跌 0.6%,顯示投資者對谷歌的潛在成長潛力充滿信心。儘管許多用戶使用Google雲端的方式可能不像使用 Android 或 Chrome 等服務那麼便捷,但雲端運算在Google的商業策略中扮演關鍵角色。 2024 年,雲端運算收入達到 430 億美元,佔 Alphabet 總收入的 12%。由於 OpenAI 帶來的大量運算需求,將 OpenAI 納入其客戶群可能會進一步提升此收入來源。
此外,使用Google的TPU將為OpenAI提供專門針對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應用中使用的密集計算而定制的硬件,從而提高處理效率。谷歌決定將這些晶片擴展用於外部用途,這已經吸引了其他知名客戶,例如Anthropic和Safe Superintelligence。
然而,這種關係並非一帆風順。谷歌必須謹慎應對向競爭對手提供運算資源的挑戰,因為競爭對手對其搜尋業務構成了日益增長的威脅。在谷歌內部的人工智慧專案和雲端客戶之間進行有效的資源分配至關重要。
此外,正如Google財務長今年稍早指出的那樣,谷歌在滿足日益增長的雲端運算服務需求方面面臨困難。向 OpenAI 提供服務只會加劇這種壓力,儘管隨著雲端服務供應商爭相擴展其容量並吸引更多客戶,希望這將是一個可控的挑戰。
OpenAI 對運算自主性的追求
自 2019 年微軟成為 OpenAI 的獨家雲端合作夥伴並向其投資 10 億美元以來,運算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時,一般大眾尚未體驗過 ChatGPT,人工智慧模型的開發速度也遠比我們今天看到的慢得多。
隨著OpenAI運算需求的不斷變化,其與微軟的合作關係也需要隨之調整,最終促成了與Google的合作以及「星際之門」計畫的推出。根據路透社報道,OpenAI的年化營收已飆升至100億美元,凸顯了其快速成長以及對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而這些資源並非微軟能夠獨自提供的。
為了增強獨立性,OpenAI 也正在與新興雲端服務供應商 CoreWeave 達成數十億美元的協議,並且即將完成其首款專有晶片的設計。這項進展有望在未來顯著減少對外部硬體供應商的依賴。
來源:路透社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