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VIDIA 即將推出的 GeForce RTX 5070「Blackwell」GPU 有望在顯示卡市場掀起波瀾,作為取代當前 GeForce RTX 4070 的高預算選擇。 這款新 GPU 將直接與競爭對手的主流產品競爭,標誌著 NVIDIA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重大進展。
GeForce RTX 5070:NVIDIA 進軍廉價 GPU 市場的策略性舉措
當我們分析 NVIDIA 的 Blackwell 消費級產品線時,GeForce RTX 5070 可能會處於中心位置,這一趨勢與 Ampere 和 Ada Lovelace 等前幾代產品一致。這款特定型號可能會決定 RTX 50 系列在預算類別中的成功,尤其是在 AMD 和英特爾專注於吸引中階消費者以獲得商業優勢的情況下。
由於預算 GPU 市場預計競爭激烈,因此對於 NVIDIA 來說,成功推出 GeForce RTX 5070 至關重要。
GeForce RTX 5070 規格:預期內容一覽
主流 GPU 市場預計將比以往競爭更加激烈。據傳,NVIDIA 的 GeForce RTX 5070 採用 GB205-300-A1 矽晶片,配備 6144 個 CUDA 核心和 192 位元匯流排介面。預期記憶體設定為 12 GB GDDR7,與其前代產品類似。以下是預期規格的摘要:
- SKU 名稱:GeForce RTX 5070
- 主機板:PG146-SKU70
- 顯示卡:GB205-300-A1
- CUDA 核心數:6144
- 記憶體:12 GB GDDR7 192 位
- 總板功率 (TBP):250W
NVIDIA GeForce RTX 5070 預計也將支援高達 28 Gbps 的記憶體速度,實現 672 GB/s 的總頻寬。與 Ada Lovelace 系列(例如 RTX 4070 和 RTX 4070 SUPER)相比,這一顯著增長超過 30%,表明 TDP 數據也將上升。因此,250W TBP 將比 RTX 4070 SUPER(TBP 為 220W)增加 14%。

儘管有關 GeForce RTX 5070 的具體細節仍然難以捉摸,但很明顯,NVIDIA 致力於在預算範圍內提供強有力的競爭者。隨著遊戲社群的熱情日益高漲,人們對該模型的期望也不斷增長。
GeForce RTX 5070 的效能預期
NVIDIA 非常擅長嚴密保密即將推出的 GPU 的詳細資訊。因此,對於 RTX 5070 的遊戲表現和基準測試結果的具體預期仍然只是推測。然而,我們可以從前幾代的經驗中得到啟發,預測它的能力。
與 RTX 4070 相比,NVIDIA 預計原生光線追蹤(非 DLSS)場景的效能將提高 20%,這使得 5070 在同類產品中佔據有利地位。

RTX 5090 和 RTX 5080 在設計時考慮了 4K 遊戲,並支援 DLSS 4,預計在高解析度場景中表現最佳。同時,GeForce RTX 5070 及其 Ti 版本將在原生 1440p 遊戲方面表現出色。
- GeForce RTX 5090 與 RTX 4090 (原生 RT / 無 DLSS): +30%
- GeForce RTX 5080 與 RTX 4080 (原生 RT / 無 DLSS): +15%
- GeForce RTX 5070Ti 與 RTX 4070Ti (原生 RT / 無 DLSS): +20%
- GeForce RTX 5070 與 RTX 4070 (原生 RT / 無 DLSS): +20%
GeForce RTX 5070 的定價策略
NVIDIA GeForce RTX 5070 的建議零售價為 549 美元。對於 Green 團隊來說,有效定價該 GPU 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的關鍵。 RTX 5070 預計將於 3 月 5 日發布,其上市可能會引起廣泛關注,因為遊戲玩家和愛好者都期待效能評估。
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的初步規格:
顯示卡名稱 |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 NVIDIA GeForce RTX 5080 | NVIDIA GeForce RTX 5070 | NVIDIA GeForce RTX 5060 |
---|---|---|---|---|
GPU 名稱 | 布萊克韋爾 GB202-300 | 布萊克韋爾 GB203-400 | 布萊克韋爾 GB205 | 布萊克威爾 GB206? |
GPU SM | 170(192 完整版) | 84 (84 完整版) | 待定 | 待定 |
GPU 核心 | 21760(+33%) | 10752(+11%) | 待定 | 待定 |
時鐘速度 | 待定 | 待定 | 待定 | 待定 |
L2 快取 | 待定 | 待定 | 待定 | 待定 |
內存容量 | 32 GB GDDR7(+33%) | 16 GB GDDR7(0%) | 12 GB GDDR7 | 待定 |
記憶體總線 | 512 位(+33%) | 256 位(0%) | 192 位(0%) | 128 位元? (0%) |
記憶體速度 | 28 Gbps | 32 Gbps | 28 Gbps | 28Gbps? |
頻寬 | 1792 GB/秒 | 1024 GB/秒 | 672 GB/秒 | 448 GB/秒 |
三丁基苯胺 | 600 瓦(+33%) | 400 瓦(+25%) | 250 瓦(+14%) | 待定 |
電源介面 | 1 12V-2×6(16 針) | 1 12V-2×6(16 針) | 1 12VHPWR(16 針) | 1 12VHPWR(16 針) |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