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編年史第 2 集:一家不同尋常的晶片新創公司的起源故事,誕生於 1993 年的一次深夜 Denny’s 聚會

NVIDIA 編年史第 2 集:一家不同尋常的晶片新創公司的起源故事,誕生於 1993 年的一次深夜 Denny’s 聚會

歡迎收看《NVIDIA 編年史》第二集!如果你還不熟悉 NVIDIA 標誌性執行長黃仁勳的非凡歷程,那麼這集節目絕對值得一看。本集將揭秘 NVIDIA 創立之初的精彩細節,以全新的視野回顧那些塑造科技格局的事件。

雖然距離上一期《NVIDIA 編年史》播出已過六個月,但這份期待依然值得。你可能在主題演講中認出黃仁勳標誌性的“黑色皮夾克”,但你是否曾思考過,在 AMD 和 LSI 公司獲得穩定職位後,他創立 NVIDIA 的初衷是什麼?在本集節目中,我們將探索 NVIDIA 的早期發展歷程,最初名為“NVision”,之後更名為如今更知名的名稱。

NVIDIA 歷史

NVIDIA 的種子播撒於 20 世紀 90 年代,當時正值遊戲史上的關鍵時刻。隨著《VR賽車》(1992 年)和《VR鬥士》(1993 年)等突破性遊戲的推出,對增強圖形處理的需求激增。這些遊戲首次廣泛地應用了多邊形圖形,為遊戲視覺效果帶來了重大飛躍——類似於 NVIDIA DLSS 創新帶來的影響。大約在那個時候,Jensen 和聯合創始人發現自己身處 Sun Microsystems 公司,該公司因巨額支出而面臨財務困境,最終導致公司走向衰落,Jensen 對此深有體會。

太陽微系統公司

東聖荷西 Denny’s 餐廳的標誌性會議

隨著同事們紛紛辭職,去追逐共同的願景——為PC遊戲愛好者打造一款圖形晶片——機會似乎已經成熟,讓人不禁想起當下的人工智慧熱潮。好奇他們為什麼選擇丹尼餐廳嗎? Jensen曾在丹尼餐廳擔任服務員,因此對這裡非常熟悉。他喜歡丹尼餐廳「便宜的咖啡」和格外安靜的氛圍——這非常適合頭腦風暴。他們的討論促成了NVIDIA的成立,最終促成了一系列早餐會議。這項事業並非源自於單一靈感,而是持續數日的合作成果。

三位才華洋溢的工程師,放棄了高薪工作,即將改變科技業的進程。受到Sun Microsystems成功的啟發,加上黃仁勳在微晶片領域的專業知識,這家新創公司的願景似乎注定要實現。對於NVIDIA的新粉絲來說,一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或許會讓你好奇「NVIDIA」這個名字的由來。

NVIDIA的降生地
NVIDIA 誕生的展位

NVIDIA 這個名字源自於拉丁語,意為「嫉妒得發綠」。這個建議直接來自黃仁勳,他的一位同事希望取一個能讓競爭對手羨慕的名字。幾十年過去了,NVIDIA 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深受散戶投資者的推崇,這證明了 90 年代在鮮有人意識到圖形計算潛力的時代,NVIDIA 所奠定的遠見卓識。

趣聞:黃的創業之路始於資金拮据;他不得不向同事們募集資金以換取股份,總共籌集了600美元來支付最初的律師費。這真是一個卑微的開端。

基礎打好後,NVIDIA 踏出了第一步。正如 Jensen 所言,在尚未明確的市場中應對新創企業的複雜情況並非易事。他幽默地表示,如果再次有機會打造 NVIDIA,他可能不會接受。 《NVIDIA 編年史》第二集到此結束。敬請期待下一期,我們將深入探討 NVIDIA 的首款圖形晶片以及 Jensen 在開發過程中面臨的挑戰。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