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準備利用策略聯盟和無與倫比的產品路線圖,在客製化 AI 晶片領域與大型科技公司競爭

NVIDIA 準備利用策略聯盟和無與倫比的產品路線圖,在客製化 AI 晶片領域與大型科技公司競爭

人們擔心專用積體電路(ASIC)可能對英偉達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霸主地位構成潛在威脅。然而,黃仁勳和他的團隊似乎已經掌握了有效應對這項挑戰的必要策略。

NVIDIA 在 AI 領域的競爭策略

對於不熟悉ASIC的人來說,ASIC指的是為特定應用或工作負載量身定制的晶片。這些晶片由Meta、亞馬遜和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開發,它們希望實現運算能力的多元化,擺脫對NVIDIA產品的依賴。儘管ASIC對NVIDIA在AI領域的霸主地位構成了巨大挑戰,但該公司已採取重大措施來維持其領導地位。

NVIDIA 市場優勢的關鍵因素在於其積極主動的 AI 產品路線圖,該路線圖的製定週期為六到八個月。相較之下,AMD 等競爭對手則採用年度路線圖,這使得 NVIDIA 在敏捷性方面擁有顯著優勢。快速的開發週期使 NVIDIA 能夠有效地適應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從而減少了 ASIC 的內部開發時間,因為其硬體已針對效能進行了最佳化。

黑色背景上的 AMD Instinct MI300A 晶片。
NVIDIA Rubin CPX | 圖片來源:NVIDIA

這項策略的典型例證是NVIDIA推出的Rubin CPX AI晶片,這是一款專注於推理工作負載的著名產品,而推理工作負載對AI計算而言正日益重要。此外,NVIDIA預計其Blackwell Ultra和Rubin晶片的量產間隔僅八個月。這種快速發展體現了NVIDIA致力於保持競爭優勢的決心,因為此前沒有其他AI公司像NVIDIA一樣,對運算能力表現出如此堅定的追求。

資料中心伺服器主機板上的 Ironwood 處理器。
Google 的 Ironwood TPU | 圖片來源:Google

NVIDIA 的「NVLink Fusion」計畫允許將英特爾和三星等公司開發的客製化解決方案無縫整合到其技術生態系統中。這項策略整合鞏固了 NVIDIA 作為 AI 硬體領域核心的地位。因此,可以推測,其他科技巨頭開發 ASIC 的雄心壯志不太可能撼動 NVIDIA 目前的地位,正如黃仁勳在最近的播客中強調的那樣,他的公司在提供先進的 AI 運算能力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我們的目標是,即使競爭對手將晶片價格降至零,您仍然會購買 NVIDIA 系統,因為運行該系統的總成本……仍然比購買晶片更具成本效益(土地、電力和基礎設施的價值已達 150 億美元)。 ——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

隨著產業的發展,觀察亞馬遜的 Trainium、Google的 TPU 和 Meta 的 MTIA 等 AI 晶片如何與 NVIDIA 的產品相媲美,將會非常有趣。毫無疑問,AI 領域的良性競爭對於成長和創新至關重要。

新聞來源:DigiTimes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