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像一下:你的智慧型手機配備了一項革命性的相機功能,可以將一張普通的照片變成非凡的創作——無論是在沙灘上與一位戴著俏皮帽子的明星自拍,還是將你的自拍照變成引人注目的 3D 人物。這一切都歸功於 Nano Banana,這是一款整合在 Google Gemini 應用中的尖端影像編輯工具。在本指南中,我們將探索如何透過 Google Gemini 應用程式和 Google Lens 存取和使用這款創新工具。
了解 Google Gemini 中的 Nano Banana
需要澄清的是,Gemini 應用中並沒有標示「奈米香蕉」的獨立功能或按鈕。它指的是“Google 2.5 Flash Image”,這是一款複雜的文字轉圖片提示系統,自在 AI 測試平台 LMArena 上線以來就備受關注。 「香蕉」這個俏皮的綽號迅速成為一種潮流,尤其是在 Gemini 應用取得了一些令人矚目的里程碑之後,包括截至 2025 年 9 月下載量超過 1000 萬次,編輯圖片數量超過 2 億張。
雖然影像編輯工具已經存在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但 Nano Banana 的增強功能使其脫穎而出。該模型在自然語言編輯方面表現出色,並提供了多項卓越的功能:
- 連續影像編輯:使用者可以輕鬆新增、刪除或變更照片中的特定元素,而不會幹擾整個背景。
- 主題統一性:確保不同編輯中人物和對象的一致表現。
- 多影像合成:無縫組合多幅影像以創造具有凝聚力的風格。
- 小迭代改進:透過一系列小提示對影像進行微調以獲得理想的結果。
- 多模式設計:應用上下文推理將文字或標誌整合到圖像的指定區域。
Nano Banana 協助 Gemini 應用程式登上 App Store 排行榜冠軍。對安卓用戶來說,Gemini 已深度嵌入系統,但退出依然簡單便捷。
在 Google Gemini 應用(Android/iOS)中使用 Nano Banana 的步驟
若要在 Android 和 iOS 平台上的 Google Gemini 應用程式中使用 Nano Banana,請依照以下簡單步驟操作:
- 使用您的 Gmail 帳號登入 Google Gemini 應用程式。如果您之前已停用服務,請重新啟用它,並確保已啟動預設模式Gemini 2.5 Flash。
- 點擊+圖示即可從相機(如自拍)、裝置圖庫、檔案或 Google Drive 上傳影像。
- 同意版權提示以避免任何法律糾紛;用您自己的相機拍攝的影像通常是安全的。
這是一個展示 Nano Banana 多影像合成功能的範例。該模型被指示將咖啡杯從一張圖片轉移到另一張圖片中的空桌子上,展現了這款編輯工具的精準度。經過短暫的影像生成等待期後,咖啡杯成功融入新的背景,且不影響其他元素。 AI 產生的影像將帶有 Google DeepMind 的不可擦除的 SynthID 浮水印,以確保其真實性。使用者可以進行其他編輯,例如將咖啡杯替換為其他物品或調整其他設計元素。
將 Nano Banana 與 Google Lens 和 Google 搜尋中的 AI 模式集成
除了 Gemini 應用程式外,Nano Banana 還可以透過 Google Lens 和 Google 搜尋的 AI 模式使用。目前,該功能正在美國和印度等部分地區推出,預計很快將擴展到更廣泛的地區。
若要將 Nano Banana 與 Google Lens 搭配使用,請依照下列步驟操作:
- 在行動裝置上開啟 Google 搜尋應用程式,然後選擇Google Lens選項來啟動相機。找到標有“創建”的香蕉圖示。
- 選擇「創建」後,相機快門按鈕會變成香蕉圖標,方便您進行創意自拍變形,例如製作超級英雄的 3D 頭像。然後,Nano Banana 會提示您提供建議。
- Google Lens 還可以處理您裝置上儲存的照片和影片。請確保您暫時授予 Google 搜尋存取您私人圖片的權限。
從圖庫中選擇一張圖片(例如小麥啤酒杯)後,您將進入 Google 的 AI 模式,在此模式下,您可以輸入提示,並對上傳的圖片進行創意修改。例如,指示應用“將圖片放置在條形圖中”,即可測試 Nano Banana 的多模態設計功能。
AI 模式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處理您的請求,但一旦完成,您的最終影像將準備就緒,具有獨特的背景和清晰、不可擦除的 SynthID 浮水印。
Gemini 2.5 Flash Image,又名 Nano Banana,代表了人工智慧影像編輯領域的重大飛躍。它展現了前所未有的能力,能夠透過先進技術創造出逼真的影像。 Google有潛力將 Nano Banana 擴展到更多應用程序,例如 Google Photos,這將進一步提升用戶的創造力。
然而,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的驚人真實性引發了重要的倫理考量。使用者必須保持知情並保持警惕,在文章和線上內容中偵測人工智慧生成的資料,以負責任地應對不斷變化的數位媒體格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