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6年至2002年是電子遊戲領域的一個變革時代,任天堂64的出現更是錦上添花。在這段關鍵時期,任天堂為N64發布了所有遊戲,最終達到了令人印象深刻但數量不多的388款。與現今的遊戲市場相比,這個數字幾乎顯得有些滑稽,因為像任天堂Switch eShop這樣的平台在短短一週內就能推出類似數量的遊戲。但在新千禧年伊始,遊戲的品質而非數量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正如N64所創造的數次傳奇體驗。
為了紀念我最愛的電子遊戲主機,讓我們回顧一下從1996年到2002年,N64新卡帶推出的每一年,都有哪些傑出的遊戲。這份榜單將參考評論界的評價來選出每一年的最佳遊戲,我的個人觀點以及這些遊戲在現代玩家中的反響將影響排名。
使用北美發售日期作為選擇的基礎,鑑於 OpenCritic 成立較晚,我將完全依賴 MetaCritic 的數據進行批判性評估。
7 2002年-《東尼霍克職業滑板3》
MetaCritic 評分:不可用

毫無疑問,《托尼霍克職業滑板3》在2002年成為了N64平台上最暢銷的遊戲,但這主要是因為它是當年唯一發行的遊戲。由於N64在前一年就停產了,遊戲卡帶實際上已經成為了歷史。然而,《托尼霍克職業滑板3》卻最終在這款遊戲機上亮相。
我對《THPS》系列非常欣賞,甚至可以自信地說,《THPS3》絕對是我一直以來最愛的系列之一。然而,現實情況是,大多數玩家更傾向於畫面更出色、操控更佳的 PS2 版本。如果你先體驗過 PlayStation 版,那麼將 N64 版《THPS3》與 PlayStation 版進行比較會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儘管存在一些缺陷,THPS3 仍然是一款不錯的遊戲。然而,它與 N64 上的前作相比缺乏顯著的進步,尤其是在 2002 年 N64 主機的市場影響力逐漸減弱的情況下。這款遊戲主要針對那些希望完成 N64 生命週期的收藏家,作為一款懷舊之作。
6 1997年 – 黃金眼007
MetaCritic評分:96

《黃金眼007》重新定義了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格局,至今仍是N64上最具文化意義的遊戲之一。包括我在內的許多玩家都採用了反轉操控方式,只是因為這是《黃金眼》的預設操控方式。它在當時的影響巨大。
然而,在近代,重溫《黃金眼》可能頗具挑戰性,因為它的機制已經過時。雖然它徹底革新了主機FPS遊戲,但它主要是一款懷舊作品,而非為現代玩家提供引人入勝的體驗。然而,我們必須承認,它透過4人分割畫面多人遊戲模式帶來的樂趣,這曾是我童年遊戲時光的一大亮點,此外還有時常充滿喜劇效果的單人戰役模式。
1997 年值得一提的其他遊戲包括《Blast Corps》、《Diddy Kong Racing》和《Star Fox 64》。雖然其中任何一個都可以獲得桂冠,但《GoldenEye》對遊戲文化不可否認的影響確保了它在遊戲史上的地位。
5 2000 – 完美黑暗
MetaCritic評分:97

《完美黑暗》由《黃金眼007》的幕後推手Rare工作室開發,是N64平台的另一個巔峰之作。 Rare工作室不僅為N64平台打造了一款標誌性射擊遊戲,更是創造了兩款,並在各自的發行年份獲得了廣泛讚譽,這著實令人矚目。
儘管N64缺乏雙重模擬控制功能,《完美黑暗》仍改進了《黃金眼》的許多缺陷。喬安娜·達克成為了遊戲界的標誌性人物,儘管她後來的知名度不如她首次亮相時獲得的讚譽,尤其是在備受期待的《完美黑暗》4A重啟版被取消之後。
如果這份榜單僅基於我的喜好,那麼《薩爾達傳說:姆吉拉的假面》將會獲得 2000 年的最高榮譽。然而,根據評論家的評價,《完美黑暗》仍然是無可爭議的冠軍。
4 1999年-瑪利歐高爾夫
MetaCritic評分:91

雖然之前的作品各有千秋,但剩下的幾款絕對是我家的最愛。 《瑪利歐高爾夫》是 GameCube 版《毒蘑菇巡迴賽》日後成功的重要前兆。值得一提的是,這款 N64 版本對於如今沉浸其中的玩家來說,依然擁有相當的魅力和可玩性。
迷你高爾夫模式尤其令人驚訝——雖然簡單,但這個有趣的新增功能在之後的《馬力歐高爾夫》系列中卻沒有出現。這個版本還引入了一些古怪的角色,例如戴著牛仔帽的桑尼,吸引了不少玩家的注意。雖然之後的版本超越了《馬力歐高爾夫》的玩法,但幾十年後,它仍然引人入勝。
3.1996年-超級瑪利歐64
MetaCritic評分:94

1996年,《超級瑪利歐64》與N64同時發售,它具有革命性,成為主機首發遊戲的標竿。它徹底改變了3D平台遊戲,為無數後續作品奠定了基礎。它在遊戲領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我清楚記得從幼稚園回家時,發現弟弟正被這款遊戲迷住。它點燃了我對遊戲的熱情,自此以後,這份熱情與日俱增。每一幅畫都展現出一個奇思妙想的世界,創造了無數珍貴的回憶——無論是把企鵝從懸崖上扔下去,還是在《滴答時鐘》中操控時間的流逝。雖然鏡頭機制在當代可能顯得有些過時,但整體玩法仍然保留了它的魅力,並深受遊戲愛好者的喜愛。
2001年-紙片瑪利歐
MetaCritic評分:93

最初看到《紙片馬力歐》的廣告時,我以為它只是個荒謬的笑話。然而,2001年在北美發行後,它迅速成為一款出乎意料的優秀遊戲。 《紙片馬力歐》是我最喜歡的回合製遊戲之一,而且在許多方面都超越了它的前作《超級馬力歐RPG》。
這款遊戲為馬力歐世界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幽默和創意,徹底顛覆了我對回合製RPG的認知。即使在今天,《紙片馬力歐》依然是日式RPG的巔峰之作之一——它的徽章系統引人入勝,角色可愛動人,冒險過程浩瀚無垠,令人嘆為觀止。雖然續作《千年之門》或許是《紙片馬力歐》體驗的精髓,但前作奠定了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創新玩法的基礎。它當之無愧地躋身史上五大N64遊戲之列。
1 1998年-《薩爾達傳說:時之笛》
MetaCritic評分:99

這個選擇還存在任何不確定性嗎? 《薩爾達傳說:時之笛》不僅在1998年稱霸,成為N64平台上評分最高的遊戲,更成為了該主機遊戲庫中的巔峰之作。它在MetaCritic上獲得了驚人的99分,在遊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承認《時之笛》的年代久遠確實令人驚嘆;如今它依然擁有令人著迷的體驗,儘管介面略有舊時的怪異之處。在薩爾達系列眾多傑出作品中,這款遊戲常被認為是最精髓的代表作。其史詩般的規模和敘事深度無與倫比。
即使在當今的遊戲界,《時之笛》依然吸引著玩家,無論是透過直播展示速通還是競技挑戰。如此老的遊戲依然如此持久,其影響力足以證明其優秀的設計和敘事。雖然某些部分,例如「Jabu-Jabu’s Belly」的劇情,可能會讓人感到沮喪,但《時之笛》的大部分內容都令人產生深刻的共鳴,使其成為各代玩家的必玩之作。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