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a 最近拒絕支持歐盟提出的《人工智慧公約》,聲稱該倡議的要求過於嚴格,不僅可能阻礙其自身發展,也可能損害整個產業的創新能力。這項拒絕加劇了科技公司與監管機構在人工智慧治理方面持續存在的緊張關係,引發了人們對如何有效利用人工智慧潛力的質疑。
對創新和公平競爭的擔憂
歐盟的《人工智慧協議》是在其《人工智慧法案》全面實施之前推出的臨時措施。該法案於今年開始推行,並將於2026年全面實施。該協議鼓勵科技公司提前採納《人工智慧法案》中的原則,旨在促進技術進步的透明度、問責制和安全性。儘管已有多家公司承諾遵守該協議,但Meta認為,該協議不必要地重複了《人工智慧法案》中概述的現有義務,並可能迫使其對營運系統進行倉促調整(CNBC)。
Meta 表示擔心,這些額外要求可能會阻礙這個以敏捷性和快速創新為生的行業的發展。儘管有所保留,但該公司表示願意與歐洲監管機構合作,以確保其人工智慧技術的安全性和合規性,同時也警告稱,該協議的要求「太過分、太快」。另一方面,歐洲官員認為,該協議對於防範人工智慧系統的潛在危害至關重要,尤其是那些日益影響日常生活的生成式人工智慧和推薦演算法。
Meta 對當前過度監管的擔憂,主要在於它可能會扼殺技術進步,並削弱其相對於限制較為寬鬆地區的競爭對手的優勢。這一立場與一些競爭對手截然不同,這些競爭對手選擇透過支持該協議來遵守歐盟的標準。產業分析師認為,Meta 的猶豫反映了科技業普遍存在的擔憂,即如何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在監管合規與快速創新之間取得平衡。
隨著全球監管機構致力於建立人工智慧治理框架,Meta 的立場凸顯了在保障公共安全的同時賦能科技公司創新的難度。儘管這些法規的未來仍不明朗,但圍繞歐盟《人工智慧公約》的持續討論或將為全球類似舉措樹立先例,並定義科技公司未來幾年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方向。請關注此事件的後續進展。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