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婦人》:佛羅倫斯皮尤的塑造讓艾咪馬奇成為評論家喜愛的角色

《小婦人》:佛羅倫斯皮尤的塑造讓艾咪馬奇成為評論家喜愛的角色

葛莉塔葛韋格 2019 年改編的《小婦人》因其對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經典小說的創新演繹而廣受讚譽,特別突出了弗洛倫斯皮尤對艾米·馬奇的獨特詮釋。從歷史上看,雄心勃勃的二姐喬·馬奇一直被譽為女主角,而最小的艾米則經常遭到讀者和粉絲的蔑視。

葛韋格的方法超越了單純的選角;它巧妙地將敘事結構從時間順序轉變為非線性,豐富了說故事的體驗。這個選擇使得普格能夠與西爾莎·羅南和蒂莫西·柴勒梅德等才華橫溢的搭檔一起提供令人振奮的表演。值得注意的是,皮尤的扮演為她贏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提名,考慮到該角色長期以來的負面聲譽,這是一項重大成就。

為什麼《小婦人》的粉絲不喜歡原著小說中的艾米

艾米的惡名:燒毀喬的手稿並與勞裡結婚

《小婦人》中艾米·馬奇(佛羅倫斯·皮尤飾演)身著黑衣,皺著眉頭

艾米·馬奇是馬奇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她表現出了弟弟妹妹中常見的特徵。小說一開始,她才12歲,一心想成為精緻的少女。儘管家庭經濟拮据,艾米卻夢想著迷人的舞會、優雅的禮服和更高的社會地位。然而,當她的姐妹們決定捐贈聖誕早餐時,她有點被寵壞的本性就變得明顯了,艾米最初很難支持這一舉動。

雖然有些讀者可能將她的脾氣暴躁歸因於她的年齡,但她角色的行為卻激起了更深層的厭惡。在一個令人難忘的場景中,她為了報復喬,將她辛苦賺來的手稿扔進火裡,這一行為深深傷害了她,儘管她還年輕,但她的報復心卻很強烈。儘管喬和艾米最終得到了寬恕,但這個殘酷的時刻給許多讀者留下了難以忽視的持久印象。

改變艾米:弗洛倫斯·皮尤對角色的影響

皮尤強調艾米的成長與自我發現

沒有任何
沒有任何
沒有任何

為了將艾米塑造成一個更容易引起共鳴的角色,電影改編中需要進行一些改變。艾米在閃回中主要被描繪成一個青少年,讓觀眾將她視為一個正在成長的個體,而不僅僅是一個被寵壞的孩子。這種描述在承認她年輕時的缺陷和她內在的善良之間取得了平衡。

皮尤的表演對於呈現更複雜的人物至關重要。作為年輕的艾米,她捕捉到了角色的不成熟和潛在的溫暖。成熟後,皮尤的形象展現出一位具有強烈信念和自我意識的年輕女性,讓觀眾同情艾米的奮鬥和野心。

涉及艾米和勞裡的浪漫次要情節也受益於皮尤細緻入微的表演。在原著中,他們的關係主要是在銀幕外發展出來的,讓讀者更難感受到他們的愛是真實的。然而,在 2019 年的電影中,皮尤和柴勒梅德的化學反應顯而易見,豐富了觀眾對他們之間關係的理解。

葛韋格對艾米·馬奇的全新看法

皮尤的艾咪:女性主義婚姻觀

沒有任何
沒有任何
沒有任何
沒有任何

葛韋格的改編從姐妹倆成年開始,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展示了她們的成長和進化。早期的一個場景是艾米在巴黎畫畫,在那裡她意外地與勞裡重聚。他們明顯的聯繫為更可信的浪漫奠定了基礎,讓觀眾在審視喬與勞裡的關係之前先欣賞他們關係的發展。

此外,這部電影重新定義了艾米的婚姻動機。與書中艾米的願望很大程度上與財富掛鉤不同,在這部電影中,她發表了一場女性主義演講,批評女性為了經濟保障而結婚的社會壓力。這種敘事的轉變承認了她的馬奇阿姨的影響,她強調艾米需要找到一個富有的丈夫來確保家庭的未來。

透過為艾米的角色提供深度,葛韋格的劇本以一種更能引起共鳴的方式展現了她的掙扎。她不再是個膚淺的追求財富的女孩;相反,她一邊努力解決自己的身份問題,一邊試圖在一個由姐姐主導的世界中開闢自己的道路。

弗洛倫斯·皮尤 (Florence Pugh) 的表演:艾米·馬奇 (Amy March) 的基準

艾米·馬奇形象的比較分析

沒有任何
沒有任何
沒有任何
沒有任何

多年來,《小婦人》激發了無數的改編作品,每部作品都對其角色進行了不同的詮釋。 1933 年的改編版中,凱瑟琳赫本飾演喬,瓊貝內特飾演艾米,凸顯了貝內特的端莊氣質,但最終被赫本的出色表演所掩蓋。

1994 年的版本在 2019 年上映之前就廣為人知,其中艾米飾演由克斯汀鄧斯特 (Kirsten Dunst) 飾演的年輕女孩。不幸的是,鄧斯特體現了艾米更不討人喜歡的特質——把她描繪成被寵壞的、膚淺的。莎曼珊馬西斯飾演的成年艾咪缺乏深度,常常只充當勞裡的愛人。

弗洛倫斯·皮尤 (Florence Pugh) 對艾米的演繹與先前的描述有所不同。雖然她保留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但她的表達是真誠的,而不是貪婪的。值得注意的是,當喬批評她成為著名藝術家的夢想「粗魯」時,艾米勇敢地宣稱她有權利追求自己的願望——這一說法與現代女權主義理想產生了共鳴。在這部改編作品中,艾米的角色演變是必要的,而且透過皮尤出色的表演巧妙地完成了。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