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breOffice 挑戰微軟的做法
LibreOffice 採取大膽舉措,加大了對微軟的批評力度,特別是針對該公司在 Microsoft 365 中使用複雜的文件格式。 LibreOffice 聲稱,這些格式故意設計得很複雜,以便讓使用者產生依賴性,從而將他們鎖定在微軟的生態系統中。
了解 XML 及其作用
這場爭論的核心是 XML,它是 Microsoft 365 和 LibreOffice 用來格式化和建立文件的標記語言。 LibreOffice 詳細闡述了這個概念:
XML 模式包含 XML 文件的結構、資料類型和規則,並在 XML 模式定義 (XSD) 檔案中進行說明。 XSD 會告知 PC 預期的內容,並檢查資料是否符合規則。理論上,XML 和 XSD 共同構成了互通性概念的基礎。
分歧之路:LibreOffice 與 Microsoft
LibreOffice 和 Microsoft 在文件格式上選擇了截然不同的策略。 LibreOffice 採用開放式文件格式 (ODF),這是一種不受任何單一實體控制的開放標準。此標準為使用者提供了熟悉的文件類型,例如用於文字文件的.odt 和用於電子表格的.ods。
相反,微軟開發了其專有的Office Open XML (OOXML),該技術經過量身定制,可全面支援其軟體功能,從而形成了.docx 和.xlsx 等文件類型。值得注意的是,這兩種檔案格式擁有共同的基礎:它們本質上都是 ZIP 壓縮套件。使用者可以透過將.docx 檔案重新命名為.zip 檔案並提取其內容來驗證這一點,從而查看 Microsoft 365 文件的底層結構。
複雜性的障礙
LibreOffice 認為 XML 應該充當“互通性橋樑”,但微軟似乎正在將其自身的 XML 模式武器化。該公司的設計方法導致系統過於複雜,與其說是促進者,不如說更像是一道屏障。正如 LibreOffice 的比喻所指出的那樣,想像一下一個鐵路網絡,軌道對所有人開放,但控制機制卻過於復雜,以至於沒有人能夠製造出兼容的列車,從而有效地扼殺了競爭。這種情況讓許多用戶沒有意識到將他們束縛在微軟產品上的技術限制。
過度複雜化的例子
微軟檔案格式固有的複雜性體現在層層嵌套的結構、不直觀的命名約定以及大量的可選元素上。這種複雜的設計使得微軟以外的開發者實現該格式變得極具挑戰性。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句子,也可能被層層嵌套的標籤所掩蓋,形成一張看似無縫銜接、實則令人費解的複雜網絡。
呼籲變革
LibreOffice 認為,這種使用者鎖定策略不僅限於檔案格式──微軟大力推廣 Windows 11 就是這種策略的進一步例證。該組織聲稱,微軟缺乏進行此類轉變的合理技術依據,暗示其動機只是為了進一步鞏固用戶在其生態系統中的地位。因此,LibreOffice 建議 Windows 和 Microsoft Office 使用者考慮遷移到 Linux 和 LibreOffice 等替代解決方案。
欲了解更多信息,請點擊此處: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