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以下有《禁閉島》的劇透。
乍一看,《禁閉島》的宣傳資料可能會讓觀眾期待一部傳統的恐怖片。然而,馬丁史柯西斯 2010 年的長片以複雜的敘事形式出現,超越了簡單的類型分類。這部充滿心理色彩的驚悚片所表現出的特徵使其更接近《計程車司機》等經典作品,而不是史柯西斯 21 世紀更傳統的作品。這部電影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馬克魯法洛、班金斯利和米歇爾威廉斯等演員主演,展現了令人印象深刻的陣容,增強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
《禁閉島》改編自丹尼斯·勒哈恩的同名小說,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其原始資料。劇情以美國元帥愛德華“泰迪”丹尼爾斯(迪卡普里奧飾)和他的新搭檔查克奧勒(魯法洛飾)為中心,他們在位於馬薩諸塞州海岸邊偏僻的禁閉島上的阿什克利夫精神病患醫院調查一樁神祕案件。在敘事的早期,觀眾會被引入一種令人不安的氛圍,並以曲折的情節吸引他們,而這些情節無法被整齊地分類為任何單一類型。
一部新黑色心理驚悚片,而不僅僅是恐怖片
為什麼觀眾被這座島嶼的神秘所吸引



儘管其宣傳圖片暗示著恐怖,《禁閉島》主要作為一部心理驚悚片,偶爾注入恐怖元素。雖然真正的恐懼是有限且轉瞬即逝的,但這部電影卻營造了一種普遍的不安感,讓觀眾保持參與感。氛圍本身就變成了一個角色——邀請觀眾進一步沉浸在故事中。
在將這部電影與 HG 威爾斯的《莫羅博士島》進行比較時,我們發現了類似的吸引力。兩種敘事都交織著黑暗且常常令人不安的主題,但仍然有一種迷人的品質吸引著觀眾。正如讀者可能會對人類轉變為野獸感到震驚和好奇一樣,觀眾發現自己被禁閉島發生的神秘事件所吸引——不僅令人恐懼,而且還渴望解開其根深蒂固的謎團。
從本質上講,《禁閉島》體現了新黑色電影類型,富含 20 世紀中葉美國電影特有的風格元素。泰迪成為一名典型的調查員,在迷宮般的情節中與內心的惡魔作鬥爭。與暴力可能更加公開的傳統驚悚片不同,這部電影的恐怖時刻是有目的的——最終以泰迪過去的令人難忘的幻象和他戰時經歷的嚴酷現實為高潮。
一種留在你腦海中的可怕的感覺
恐怖氣氛提升懸念

即使禁閉島更傾向於心理刺激而不是徹底的恐怖,這部電影仍然充滿了令人不安的時刻。陰沉的天氣,以暴雨和迫在眉睫的風暴為特徵,將島嶼籠罩在一層險惡的陰影之下。當泰迪和查克在阿什克利夫醫院的範圍內穿梭時,工作人員的可疑行為加劇了幽閉恐怖的氣氛,營造出一種貫穿整部電影的焦慮氣氛。泰迪自己令人不安的夢進一步加劇了這種緊張感,夢中充滿了毀滅和失落的景象。
這些怪異的圖像在沒有解釋的情況下發生,營造出一種險惡的氛圍,讓每一刻都變得更有影響力。與囚犯的原本無害的互動演變成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經歷,帶來了層層模糊和恐懼。隨著故事越來越接近揭露真相,觀眾會感受到越來越強烈的恐懼感,這顯著提升了影片的緊張感。
電影中普遍存在的厄運加劇了零星的跳躍恐慌,讓它們更有效地產生共鳴。隨著緊張氣氛的加劇,即使是微妙的驚喜——一名警衛突然出現、一扇門猛地打開,或者一個看似毫無生氣的孩子在動——也會變成令人心碎的時刻。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驚嚇發生在 C 病房,一名意想不到的病人出現,凸顯了驚喜元素如何在整體的不確定感中蓬勃發展。
史柯西斯對混合流派的掌握
重新定義黑色:說故事的創意轉折

禁閉島值得多次觀看,才能完全領會它的錯綜複雜。它不僅在史柯西斯的作品中佔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新黑色電影和心理驚悚片的更廣泛框架中也佔有重要地位。雖然某些方面與傳統電影製作產生共鳴,但史柯西斯在每個轉折點都巧妙地顛覆了人們的期望。通常,新黑色敘事中的主角會反映泰迪在無情的世界中對真理和救贖的追求。
然而,在這部電影中,主角設計了一個複雜的外表來逃避現實,創造了一個自我設定的監獄。與常態相反,他所調查的庇護所似乎是進步的——試圖引導他走向理解,而不是激起恐懼。泰迪的心理創傷主要是自己造成的,這凸顯了我們面臨的個人掙扎有時會表現為我們自己最深的恐懼。
最終,《禁閉島》體現了敘事焦點的深刻轉變。這部電影並沒有帶領泰迪走向啟蒙,而是描繪了其他人努力將他從他創造的深淵中拉出來的努力。他的高潮選擇意味著故意拒絕面對真相——這是對人類處境和麵對絕望時選擇的細微差別的令人信服的評論。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