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 26 液體玻璃設計遭到批評:iPhone 使用者反映出延遲、模糊和嚴重的可用性問題

iOS 26 液體玻璃設計遭到批評:iPhone 使用者反映出延遲、模糊和嚴重的可用性問題

iOS 26 的發布,以其創新的「液態玻璃」設計,引發了近年來圍繞蘋果介面更新的最重大討論之一。這款全新設計運用了半透明圖層、動態漸層和流暢的動畫,旨在營造未來主義的美感。然而,用戶的反應卻大相徑庭,許多人對可用性和性能表示擔憂。值得注意的是,有報告顯示,某些動畫運行緩慢,尤其是在舊款 iPhone 上,這讓人覺得平台的整體響應速度有所下降。

對液體玻璃設計的批評:可讀性、性能和用戶控制

在眾說紛紜中,關於液態玻璃對可讀性的影響,一個普遍的抱怨浮出水面。這個問題在蘋果今年 6 月向開發者發布 iOS 26 首個測試版後不久就出現了。儘管蘋果對背景模糊做了一些調整,但許多用戶仍然難以適應新介面。模糊的圖標、不斷變化的色彩和低對比度元素的組合,使得閱讀通知或有效使用鍵盤變得困難,尤其是在半透明設計是其設計理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情況下。

更令人沮喪的是,用戶注意到,現在執行基本任務比之前的版本需要更多點擊,這減慢了先前高效的流程。此外,許多用戶抱怨沒有完全禁用「液態玻璃」效果的選項。雖然已經對該效果進行了一些削弱,但這些並不能完全解決用戶的擔憂。 Apple 支持社群和 Reddit 等平台上的回饋廣泛傳播,反映出用戶群的強烈不滿。

蘋果似乎不太可能推出一個讓用戶完全停用「液態玻璃」的切換選項,因為這項設計原則似乎將應用於其所有產品,包括即將推出的 iPhone Air 等未來裝置。長期使用 iPhone 的用戶或許還記得蘋果發布 iOS 7 時類似的批評,當時 iOS 7 從三維視圖轉向了更扁平的設計。使用者曾對混亂的視覺效果和狹窄的字體表示擔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方法成為了蘋果現代使用者介面的基石。

目前,批評人士猜測,液態玻璃設計是否也會遵循逐漸被接受的模式。未來的 iOS 更新可能會引入一些細微的改變,以減輕半透明外觀的一些負面影響,但目前來看,蘋果似乎致力於維護這種美學。

在我看來,蘋果大膽採用液態玻璃設計,體現了一場戰略博弈,旨在將搶眼的視覺風格與增強的功能性相協調,從而與 Android 更簡約的介面區分開來。然而,這種獨特的設計風格也可能因為追求視覺吸引力而非清晰度和性能而疏遠一些用戶。您預計蘋果會很快回歸扁平化設計嗎?歡迎您在評論區分享您的想法。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