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執行長在收購後的第一封信中力圖將公司定位為“世界級代工廠”

英特爾執行長在收購後的第一封信中力圖將公司定位為“世界級代工廠”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作者不持有本文討論的股票的股份。

在最近致英特爾員工的一封信中,新任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表達了他對變革公司的決心,儘管他承認未來面臨重大挑戰。陳志雲在 2024 年英特爾經歷動盪時期後接任,當時英特爾市值暴跌逾 50%。該公司在企業運算領域也面臨困難,並在此動盪時期暫停了股利。

陳志雄的就職致辭充滿謙遜,他認識到英特爾對客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並敦促他的團隊“齊心協力,為客戶創造價值”。相反,他對公司現有的促進創新和成長的能力表示了信心。

重振英特爾:專注於顧客滿意度與創新

陳寶生在公司關鍵時刻接手領導職務,而他的領導也引發了外界對公司策略方向的猜測。繼前執行長 Pat Gelsinger 於 2024 年底意外離職後,有傳言稱英特爾可能會剝離其代工部門,以優先考慮產品設計。生產半導體對財務的要求很高,此舉被認為是英特爾資產負債表的潛在穩定策略。

儘管存在猜測,但前聯席首席執行官米歇爾·約翰斯通·霍爾索斯 (Michelle Johnstone Holthaus) 和大衛·津斯納 (David Zinsner) 在 12 月的巴克萊會議上選擇保持不承諾的態度。 Holthaus 表示,考慮到業務相互交織的性質,完全分離是不切實際的,而重返首席財務官職位的 Zinsner 則將完全分離稱為「留待日後討論的開放性問題」。

英特爾至強 SoC

陳的信為未來的旅程提供了深刻的評論。他指出,克服挑戰是一種動力,並相信英特爾正處於重塑自我的關鍵時刻。儘管他承認扭轉局面不會一帆風順,但他充滿信心,並堅持“我們全心全意地相信我們有能力贏得勝利。”

在他的領導下,英特爾致力於加強對工程的關注,將公司定位為「新英特爾」的基礎參與者。陳先生對代工業務的評論表明了雙重重點:提升“英特爾作為世界一流產品公司的地位”,同時將“我們自己打造為世界一流代工廠”,致力於超越客戶期望。

陳先生的方法表明,提高客戶滿意度與實現股東價值之間存在直接聯繫,他認為這對英特爾的復甦至關重要。該公司在18A晶片製造製程的進步方面正在快速前進。在合約製造業領域與台灣台積電競爭是另一個高風險的目標。台積電最近宣布向美國業務投資 1, 000 億美元,凸顯了半導體產業日益緊張和競爭的局勢。此消息發布後,台積電股價在盤後交易中飆升 11.5%,對於這家在 2024 年也遭遇巨額虧損的公司來說,這標誌著該公司再次實現顯著成長。

當陳福陽踏上這段充滿挑戰的旅程時,業界和利害關係人仍在關注英特爾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實現轉型。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