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太空總署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發現了一個「極紅」的超大質量黑洞。根據未來主義,天文學家認為這個朱紅色的宇宙物體位於宇宙的古老角落。它的顏色是由周圍厚厚的氣體和塵埃層造成的,這些氣體和塵埃阻擋了除紅色以外的大部分光線。
根據上個月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它是由於大爆炸後僅 7 億年的宇宙膨脹而形成的。
雖然從技術上講,這個巨人是 JWST 去年首次發現的,但研究它的人最近發現它比該地區的任何物體都大。內蓋夫本古里安大學的天文學家 Lukas Furtak 博士和 Adi Zitrin 教授檢查了這些數據,確定它的質量約為太陽的 4000 萬倍。這使得宇宙實體遠大於它所在的星系。
科學家認為這個極紅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是類星體
Furtak 和 Zitrin 在 UNCOVER 計畫下工作,該計畫由斯威本科技大學的 Ivo Labbé 和匹茲堡大學的 Rachel Bezanson 領導。當他們發現這個宇宙物體時,團隊正在分析名為 Abell 2744 的星系團的圖像。他們於 2024 年 2 月 14 日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他們表示,
「當 JWST 開始發送第一個資料時,我們感到非常興奮。我們正在掃描 UNCOVER 計劃收到的數據,三個非常緊湊但呈紅色綻放的物體引人注目並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這有助於天文學家觀察原本永遠不會被發現的遙遠星系。
科學家認為這個巨大的宇宙物體可能是類星體。類星體是位於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由於其巨大的引力影響,它會迅速累積物質,吸收附近的氣體和塵埃。
根據 Space.com 報導,來自匹茲堡大學的 UNCOVER 計畫聯合負責人 Rachel Bezanson 表示:
「對該物體顏色的分析表明它不是一個典型的恆星形成星系。這進一步支持了超大質量黑洞假說……儘管它仍然與早期發現的其他類星體不同。”
該出版物還提到,他們的發現引發了進一步的問題,包括這些超大質量恆星物體如何在宇宙早期階段生長。研究小組提出了兩種可能性:這些物體是恆星坍縮的殘餘物,或是「直接由早期宇宙中坍縮成黑洞的物質形成的」。
根據 AZoQuantum 報道,Adi Zitrin 教授表示,
「某種程度上,這相當於天文物理學中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我們目前不知道哪個先出現——星系還是黑洞,第一個黑洞有多大,以及它們是如何生長的,”
人們也提出了關於黑洞和宿主星系如何生長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的問題。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