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日夢想家們,你們的時代到了。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經常被視為負面的白日夢可能有益健康。
我們大多數人可能還記得小時候被告知「停止做白日夢,集中註意力」。即使是現在,研究表明,讓思想分心也會讓我們感到不快樂,因為它常常會導致進入消極思維的循環。
這裡有一些令人興奮的消息反對這種觀點——一組研究人員現在告訴我們,我們需要更多地做白日夢。
白日夢者可以提升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著名心理學教授、研究的主要作者艾琳‧韋斯特蓋特 (Erin Westgate) 表示:
“白日夢是我們大腦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她說,白日夢或「為了快樂而思考」對健康有許多好處。儘管如此,韋斯特蓋特感嘆這是一個我們使用得不夠多的工具,將它比作我們應該更多鍛鍊的不發達的肌肉。
研究發現,在自由的情況下,人們常常難以做白日夢或為了快樂而思考。與其他活動相比,大多數人覺得它有點無聊。研究表明,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可能原因是人們不知道該想什麼才能愉快地做白日夢。
成年人缺乏以快樂為導向的思維,導致他們習慣於專注於當下,同時避免任何形式的分心。早期研究表明,走神常常會導致我們陷入消極思考的循環或沉思,這些習慣可能會損害我們的健康。< /span>
白日夢不同於分心或負面沉思

大腦的連結方式使得我們大約有一半的時間花在分心上。最近的研究發現,它可以幫助我們提出創新的問題解決方案。這項發現表明,白日夢可能具有未被探索的正面面向。
根據韋斯特蓋特和她的團隊的說法,與分心和沈思不同,白日夢是「為了快樂而思考」。不過,這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困難。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先前的研究結果表明,工作中做白日夢可以帶來更多創意。
有趣的是,白日夢是一種認知消耗巨大但有益的活動。韋斯特蓋特說:
「做白日夢時,你是一場心理表演的演員、導演、編劇和觀眾」。
即使你看起來好像什麼都沒做,你的大腦仍然在運作。研究發現,做白日夢的人可以獲得許多積極的健康益處,包括增加幸福感和增強疼痛耐受力。

研究小組測試了成年人是否可以像我們小時候一樣重新學習如何有效地做白日夢。
為此,他們引導參與者產生“有意義的想法”,但結果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有回報。參與者發現引導性思維不如平常的白日夢那麼愉快。
然而,當參與者被提示思考愉快且有意義的話題時,他們的樂趣顯著增加——比被告知思考自己選擇的任何主題時高出 50%。
這顯示白日夢者擁有一種技能,不僅可以定義人性,還可以讓我們想像新的現實。然而,做白日夢是很困難的,對許多人來說,做白日夢的能力並不是天生的。
好消息是,透過練習,我們都可以更好地做白日夢——這是一種可以改善我們的情緒狀態並讓我們更快樂的心理鍛鍊。此外,經常做白日夢的人在感到壓力時可以利用這項技能來發揮自己的優勢。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