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Cube 生命週期各年份排名

GameCube 生命週期各年份排名

回顧任天堂 GameCube 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清晰的事實:這款遊戲機被嚴重低估了。儘管它存在一些缺陷,例如設計獨特,以及在發佈時沒有推出旗艦級的《超級瑪利歐》遊戲,但許多玩家還是忽略了它的潛力。

身為任天堂紫色魔術方塊的狂熱粉絲,我相信那些從未探索過其遊戲庫的人錯過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遊戲,這些遊戲可以與 Xbox 和 PlayStation 2 等同時代遊戲相媲美。 GameCube 早期發行的一些著名遊戲,如《任天堂明星大亂鬥DX》《俠盜領袖》《銀河戰士 Prime》《風之杖》,展示了該遊戲機的功能。

但問題依然存在:這些遊戲是否定義了 GameCube 史上最輝煌的幾年?讓我們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

2007年7月

《麥登橄欖球 2008》

GameCube 的最後一年只發布了五款遊戲:《瘋狂橄欖球 2008》《料理鼠王》《衝浪男孩》《拜見羅賓遜一家》《忍者神龜》。隨著任天堂將重心轉向 Wii,這些遊戲主要以運動和電影週邊為主。

雖然《麥登橄欖球 2008》是一款令人愉悅的遊戲,但其他遊戲卻未能達到相同的水準。值得注意的是,獲得授權並不一定意味著品質低劣;成功的授權遊戲確實存在,但任天堂顯然已經準備好放棄 GameCube 了。

2006年6月

《薩爾達傳說:黃昏公主》、《小小機器人》、《牧場物語:魔法旋律》

薩爾達傳說黃昏公主

任天堂再次明顯地將重心轉向了 Wii。《黃昏公主》最初計劃作為 Wii 的首發遊戲,但最終在年底前登陸了 GameCube,並帶來了令人回味的遊戲體驗。我和朋友討論後發現,雖然 Wii 的體感操控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噱頭,但 GameCube 版本最終還是贏得了許多玩家的青睞。

除了《黃昏公主》之外,這一年還推出了生活模擬遊戲《牧場物語:魔法旋律》《小小機器人》。然而,GameCube顯然已不再是任天堂的焦點,儘管2006年的表現確實超過了2007年,但總體而言,它仍然是一個疲軟的年份。

2005年5月

《生化危機4》、《火焰紋章:光之軌跡》、《SSX巡迴演唱會》、《Killer7》

生化危機4 GameCube

讓我們花點時間簡短聊聊歷史。 Capcom Five——由五款獨家遊戲組成的收藏——在21世紀初登陸了GameCube。其中,2005年發行了傳奇的《生化危機4》和經典的《殺手7》,後者開啟了Suda51的職業生涯。

雖然這兩款遊戲後來都登陸了其他平台,但它們仍然定義了GameCube的這一年。其他重要作品包括《火焰紋章:光之軌跡》(被認為是該系列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和《SSX On Tour》,後者展現了精彩的遊戲風格組合,甚至還加入了馬力歐和路易基等角色。

2001年4月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DX》、《東尼霍克職業滑板3》、《星際大戰俠盜中隊:俠盜領袖》、《皮克敏》、《超級猴子球》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DX

儘管缺少《超級馬力歐》系列遊戲,GameCube 的發售窗口期卻出乎意料地強勁。《路易吉洋樓》雖然引人入勝,但如果它不是經典馬力歐體驗的替代品,其反應可能會更好。幸運的是,《皮克敏》《俠盜領袖》《任天堂明星大亂鬥DX》《超級猴子球》《托尼·霍克職業滑板3》等其他遊戲也吸引了玩家,為激動人心的主機體驗鋪平了道路。

2002年3月

《銀河戰士 Prime》、《永恆黑暗》、《陽光馬裡奧》、《動物之森》

銀河戰士 Prime

儘管我熱愛 GameCube,但一個令人不安的現象仍然存在——遊戲資源每年都短缺。雖然任天堂 64 擁有豐富的遊戲選擇,但第三方開發者卻開始轉向其他平台。沒錯,這聽起來有些矛盾,尤其是考慮到卡普空五人組,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平台上最受歡迎的遊戲也出現在其他主機上。

2002年,雖然《銀河戰士 Prime》《永恆黑暗》等遊戲表現亮眼,但遊戲種類明顯不足。不過,《動物之森》的首次亮相,以及包括《超級馬力歐陽光》《時空分裂者2》在內的強勁陣容,為這一年做出了巨大貢獻。

2003年二月

《薩爾達傳說:風之杖》、《靈魂能力 II》、《異形喬伊》、《F-Zero GX》、《瑪利歐賽車:雙重衝刺》

風之杖

當比較 2003 年和 2004 年時,對 GameCube 的年份進行排名尤其具有挑戰性。每一年都展示了出色的遊戲、深度以及多樣化的第一方和第三方遊戲選擇。

2003年,《風之杖》讓質疑者轉為粉絲,《異形喬伊》成為格鬥遊戲的標誌性作品,《靈魂能力II》《F-Zero GX》至今仍深受玩家喜愛。 《瑪利歐賽車:雙重衝刺》的發行更是進一步提升了它的聲望。

儘管 2003 年推出了大量體育遊戲,例如《Madden》《SSX 3》,但缺乏強大的 RPG 遊戲——而 GameCube 在其他年份真正擅長的領域。

2004年1月

《銀河戰士 Prime 2:迴響》、《皮克敏 2》、《仙樂傳說》、《紙片馬力歐:千禧年之門》

仙樂傳說

2004年是GameCube的巔峰。《銀河戰士Prime 2:迴聲》《皮克敏2》《紙片馬力歐:千年之門》等遊戲充分展現了GameCube的卓越性能,尤其受到RPG遊戲愛好者的青睞。

《巴頓凱托斯》或許並非人人都喜歡,但它仍然是獨特的體驗。然而,《仙樂傳說》仍然是我的最愛,因為我花了一個多星期完全沉浸在它引人入勝的故事和玩法中。此外,《最終幻想水晶編年史》儘管面臨技術挑戰,卻提供了非凡的合作樂趣,展現了 GameCube 在多人遊戲體驗方面的潛力。

遺憾的是,GameCube 未能維持 2003 年和 2004 年所培育的動能。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