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駭客任務》不僅以其開創性的故事敘述而聞名,還以其引人注目的視覺元素而聞名,包括貫穿整部電影的標誌性綠色代碼。這個獨特的設計選擇有一個引人入勝的起源故事,說明了意想不到的影響如何塑造電影藝術。 《駭客任務》的第一部巧妙地讓觀眾沉浸在一個複雜的、發人深省的宇宙中,為觀眾提供了足夠的背景,讓他們能夠深入了解其展開的敘事,而無需過多的闡述。
這部電影的不朽遺產體現在其創新的美學上。視覺風格如此獨特,甚至連連續集都難以複製其原創性。從角色身上引人注目的黑色風衣到尼奧(基努李維飾演)服用的令人難忘的藥丸,每個元素都是精心設計的產物。其中包括獨特的綠色代碼,由製作設計師歐文·帕特森、視覺效果總監林恩·卡特賴特和服裝設計師凱姆·巴雷特領導的才華橫溢的團隊構思,西蒙·懷特利作為影片迷人的綠色代碼的創造者發揮了關鍵作用。
《駭客任務》綠色代碼背後的獨特靈感
西蒙懷特利 (Simon Whiteley) 從片假名印刷術中獲得的靈感

令人著迷的綠色代碼,就像雨一樣,是電影中最知名的圖標之一。它在電影的開頭、墨菲斯(勞倫斯·菲什伯恩飾演)尼布甲尼撒號上的場景以及尼奧理解黑客帝國真實本質的高潮戰鬥中出現得非常顯著。該代碼以字母、數字和神秘符號的流動形式顯現,創造出引人注目的視覺體驗。
根據懷特利的說法,沃卓斯基姐妹的創意願景受到日本動畫的影響,為代碼尋求獨特的美感(來源:BeforesAndAfters)。正如懷特利所闡述的:
“他們欣賞日本動畫和武俠電影,他們想做的就是嘗試將一些古老的感覺帶入代碼和螢幕上出現的圖形中。”
懷特利透過妻子與日本文化建立了個人聯繫,並利用了他對日本印刷術的理解。他指出:
「我認識片假名、平假名和漢字。我們查看了所有這些圖形,平假名和漢字幾乎太複雜了——太多的小細節。所以我們最終瞄準了片假名,它有非常漂亮的簡單筆畫。
這種新鮮的視角促使懷特利從日常來源中尋找靈感,特別是探索他妻子的烹飪書。
「我的妻子是一位出色的廚師,我們家裡有大量的烹飪書和烹飪雜誌。所以我開始翻閱食譜,還有我的孩子們從日本學校學到的字母書,最後我用字母表和食譜手繪了所有的圖形。
《矩陣密碼》背後的創作過程
數位整合之前手繪程式碼

Whiteley 確保字母的綠色色調與老式 IBM CRT 顯示器的美感相呼應。他將日文字符與阿拉伯數字混合在一起,創造出豐富的字體。正如懷特利所解釋的:
“我們慢慢開始變得更簡單、更乾淨、更經典、更彎曲,並嘗試看看什麼可以在屏幕上發揮作用。”
為了增強觀眾的沉浸感,懷特利翻轉了符號的方向,模擬了電腦系統內部的體驗,就像尼奧在電影中所做的那樣。隨著圖形從懷特利的手繪設計過渡到數位設計,字母和數字等元素經常被裁剪,導致視覺上不完美但真實的外觀,即使是流利的日語使用者也無法輕易解讀。
最初設計為水平流動,懷特利受到日本烹飪書佈局的啟發,最終選擇了垂直展示。他使用的間距為程式碼帶來了一種令人難以忘懷的品質,讓人想起雨滴從窗戶上滴下來——這與電影的主題很貼切。
探索西蒙懷特利在《駭客任務》之外的作品
西蒙懷特利對其他電影的貢獻





除了在《駭客任務》中的工作之外,西蒙懷特利還把他的才華運用到了許多其他項目中,包括擔任製作設計師的《樂高幻影忍者大電影》和《守護者傳奇:加胡爾貓頭鷹》。他的專業知識延伸到了《與恐龍同行 3D》、《北極熊》和《快樂大腳》等視覺效果驅動電影中的藝術指導角色。這些電影都展現了懷特利將現實世界的靈感與先進的視覺效果相結合的技巧,創造出與《駭客任務》相媲美的引人入勝且令人難忘的圖像。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