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魯弗洛的《米奇 17》中獨裁者充滿希望的黑暗面
在備受期待的奉俊昊廣受好評的《寄生蟲》的續集《米奇17號》中,演員馬克魯弗洛探索了權力和暴政的複雜主題。魯法洛在片中扮演肯尼斯·馬歇爾,一個被描述為「最荒謬、最瘋狂的惡棍」的腐敗政客,他分享了自己在片場的經歷。他飾演的角色代表了上個世紀歷史上的暴君,他發現這個角色的演繹既令人興奮又有趣,反映出與他平時飾演的角色有有趣的不同。
暴政的本質
魯法洛的角色融合了「小獨裁者」的特質和宗教狂熱的元素,隱喻著政治領導的黑暗面。在談到他對歷史獨裁者的研究時,這位演員深刻地認識到:“獨裁者的結局都是一樣的。”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他評論了此類政權的短暫性,並強調儘管其統治往往伴隨著殘酷,但「最終,人民總會獲勝」。
希望的代價
承認獨裁者倒台期間所造成的附帶損害是十分重要的。魯法洛提到了實現夢想並最終取得勝利的痛苦歷程,他說:「這需要一些時間和痛苦——可怕的,你知道的,非常糟糕的事情。但我們必須記住,我們總是贏,而他們總是輸。這項宣言提供了一種逆境中堅韌不拔的觀點。
反映動盪時代的藝術
有趣的是,《米奇 17》是在 2022 年拍攝的,但其主題在當前的政治格局中引起了深刻的共鳴。魯法洛指出,這部電影讓人感覺“有點預言性”,尤其是在川普可能第二度擔任總統的背景下。故事圍繞著米奇展開,他參加了一個消耗性計劃,在這個計劃中,死亡只不過是一種不便,因為新的身體可以再生。然而,當米奇被認為已經死亡時,混亂隨之而來,而他的新版本卻出現了,這導致了他與腐敗的政府系統發生衝突,而腐敗的政府系統認為他可有可無。
更廣泛的含義和觀點
魯法洛並不是唯一一個看到這個故事具有當代意義的演員。托妮·科萊特 (Toni Collette) 飾演馬歇爾狡猾的妻子伊爾法 (Ylfa),她認為這部電影所傳達的信息在今天比在製作過程中更為重要。她評論道:“事情已經升級,所以我認為現在,也就是發布之時,這樣做可能更為合適。”相較之下,導演奉俊昊對該片的當代意義持更中立的立場,他認為雖然有相似之處,但重點應該放在科幻敘事的享受上:「這只是一部科幻電影。享受幻想吧。
《米奇 17》將於3 月 7 日上映,觀眾可能會發現其中融合了警世故事和一絲希望,提醒我們最黑暗的時刻也能產生引人入勝的故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