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 斥資 550 億美元收購 BioWare 後,開發商擔憂加劇

EA 斥資 550 億美元收購 BioWare 後,開發商擔憂加劇

EA 550 億美元收購 BioWare 引發員工擔憂

在藝電(Electronic Arts)最近斥資550億美元收購BioWare的背景下,外界對BioWare可能裁員的擔憂日益加劇。在討論這項收購後,Insider Gaming的一篇文章揭示了這家加拿大遊戲開發工作室內部的焦慮。員工擔心,此次轉型可能預示著未來充滿挑戰。

匿名人士表達擔憂

兩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表達了他們對工作室未來的擔憂。其中一位表示:

“看看《龍騰世紀》之後的負面評價。如果我們當時覺得情況只會變得更糟,你可以想像我們現在會怎麼想。”

另一位消息人士指出,他們正在為潛在的失業做準備:

“我從去年就開始做這件事了,但我正在確保自己準備好作品集,並嘗試其他工作。感覺這只是時間問題。”

對近期發布的回顧

這種焦慮情緒的起因源自於去年發行的《龍騰世紀:面紗守衛》。儘管遊戲獲得了普遍好評,但未能達到藝電設定的銷售目標——目標玩家人數為300萬,但到2025年1月,遊戲玩家人數僅為150萬。這一缺口不可避免地導致了BioWare的大規模裁員,最終員工人數不足100人。

《質量效應》和 BioWare 的未來

目前,BioWare 正在開發《質量效應》系列的下一部作品。然而,工作室能否完成這個專案仍有不確定性。工作室內部似乎普遍秉持著一種堅持下去的心態:

「我們會一直工作,直到他們告訴我們工作完成了為止。這不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只要工資能繼續發,我們就不會就此罷休。”

關於 BioWare 所有權的猜測

Insider Gaming 的報告也表明,先前曾有人試圖剝離 BioWare,但迄今尚未出現與收購相關的明確行動。對於一家以其對西方角色扮演遊戲的標誌性貢獻而聞名的工作室,其作品包括《博德之門》《無冬之夜》《星球大戰:舊共和國武士》《質量效應》和《龍騰世紀》等,當前的局勢對其未來提出了嚴峻的質疑。

這對電子藝界意味著什麼?

隨著藝電公司(Electronic Arts)轉型為私有製,並承擔巨額財務責任,該工作室面臨雙重挑戰:其快速交付成果的壓力可能有所減弱,而新投資者——PIF、銀湖資本和Affinity Partners——則可能強制實施成本削減措施。 BioWare及其備受喜愛的遊戲系列的命運最終可能取決於這些公司決策。

來源和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