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APE推出BTF 3.0 PC設計,讓DIY PC組裝更輕鬆,背面設有主機板、電源供應器和顯示卡的線材管理系統。

DIY-APE推出BTF 3.0 PC設計,讓DIY PC組裝更輕鬆,背面設有主機板、電源供應器和顯示卡的線材管理系統。

DIY-APE發表革命性BTF 3.0 PC設計

DIY-APE 正在朝著其創新的BTF 3.0 PC 設計邁進,將主機板的線纜管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50針連接器的介紹

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發布了一款專為最新BTF 3.0主機板設計的獨特50針連接器。此連接器可直接透過相容BTF的電源(PSU)為主機板和顯示卡供電,無需額外的線纜。

相容性和設計考慮因素

在這種配置下,電源單元必須放置在連接器旁邊,從而確保與專為 BTF 3.0 設計的機箱相容。但是,DIY-APE 已澄清,這並非一項嚴格的限制。

演示幻燈片展示了各種圖標,用於表示主機板和電源配置。

DIY-APE 認識到將背面連接器整合到歷來標準化的 PC 行業中面臨的挑戰,多年來不斷改進其 PC 設計。

協作與BTF採用

為了推廣BTF理念,DIY-APE與華碩、微星、技嘉等知名廠商展開合作。因此,眾多PC組裝商開始採用這種突破性的設計,使用戶能夠從更廣泛的BTF相容產品中進行選擇。

BTF 3.0 的主要特性

DIY-APE 的新版本 BTF 3.0 旨在引入以下功能:

  • 顯示卡專用金手指電源
  • 隱藏式電源設計
  • 緊湊型管式水冷卻系統
  • 統一金手指電源
  • 側插式電源
  • 主機板背面I/O接口
  • 集成金手指 I/O 接口
  • 優化的機箱設計,帶有背面 I/O 接口

最初,DIY-APE的目標是將所有電源和I/O介面集中到一個統一的連接器。然而,考慮到與現有標準的兼容性,他們最終選擇保留與BTF 2.0和傳統設計的整合。

電力連接技術的進步

這款全新設計的 50 針電源介面同時符合 ATX 3.0 和 3.1 規範。它整合了電源需求,透過單一介面即可有效滿足 CPU 和 GPU 的供電需求。該介面最高可提供 2145W 的功率——其中 1680W 專門用於 CPU 和 GPU——足以滿足 RTX 5090 等尖端硬體以及高性能 Ryzen 或 Intel CPU 的供電需求。

BTX電源板示意圖,圖中顯示了各種連接器。

對於使用非 BTF 3.0 電源的用戶,DIY-APE 設計了一款 BTX 轉接板,該轉接板配備一個 24 針電源介面、兩個 EPS 8 針 CPU 電源介面以及一個額外的 GPU 輸入介面。此外,BTF 3.0 主機板還將支援兩個 4 針 SATA 設備介面。

GPU連結性的未來趨勢

DIY-APE 開發了一種兼容高效能 GPU 的 GC_HPWR 插槽。 BTF 3.0 計畫旨在透過與 GPU 的 16 針連接器連接的模組化轉接器,使非 BTF 顯示卡也能使用此插槽。

I/O整合方面的創新

DIY-APE未來面臨的一項關鍵挑戰是將所有I/O介面統一到一個連接器上,這需要對現有的主機板和機箱設計進行修改。為了簡化這一過程,該公司將提供一款易於使用的適配器,用於連接USB端口和機箱接口,並提供擴展版和簡化版兩種版本。他們希望未來的主機板和機箱製造商能夠攜手合作,共同實現這項I/O介面的標準化。

冷卻解決方案的改進

BTF 3.0 生態系統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引入了短管一體式 (AIO) 散熱解決方案,旨在提升美觀度並改善 RGB 燈光管理:

  • 包裝內將包含電源供應器和 RGB 集線器以及分線器,以支援多種風扇配置。
  • 該設計將包括專用的佈線路徑,以便有效管理風扇和 RGB 線纜。
  • 機殼將標配預裝風扇電源和 RGB 連接。
  • 每個風扇插槽附近都將設有預留的電源供應器和 RGB 連接器。

結論:未來DIY電腦的展望

作為概念演示,DIY-APE 展示了基於七彩虹早期硬體的 BTF 3.0 設計,該設計整合了 BTF 3.0 電源、50 針連接器、相容主機板和顯示卡。這種創新設計展現了整潔、無線纜的裝機方式,為 DIY PC 的未來發展方向鋪平了道路。

我們熱切期待 DIY-APE 在 BTF 3.0 生態系統方面取得進一步發展,以及其他製造商將如何採用這種開創性方法來提供用戶友好的硬體解決方案。

圖片來源及圖片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