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過《囚徒》、《邊境殺手》、《降臨》和《銀翼殺手 2049》等廣受好評的電影的著名導演,最近他向傳奇電影製作人大衛·林奇致敬,對林奇對其改編的《沙丘》不滿意表示遺憾。維倫紐瓦已成為科幻流派中的傑出人物,他於 2021 年首次推出了他對這部史詩故事的詮釋,這距離林奇的原創改編作品上映已有 37 年。
在最近的土星獎頒獎典禮上,維倫紐瓦回顧了林奇的遺產以及他對電影的深遠影響,特別是在林奇於2025 年1 月15 日去世之後。一位有遠見的人,善於將夢想搬上銀幕,並公開分享了他的遺憾從來沒有機會見到他。他對林奇改編弗蘭克赫伯特的巨著的經歷並不令人滿意感到遺憾,尤其是考慮到維倫紐瓦對原著的高度重視。以下是維倫紐瓦的真誠感想:
電影可能是最接近夢境——醒著的夢境的藝術形式。大衛林區絕對是大師,他讓我們最接近這種夢境。我真誠希望有機會見到他。兩部《沙丘》電影之間不可能有連結。我希望完成後能見到他,只是為了……向他致敬。
非常可惜的是,他本人的改編經驗並不愉快。然而,據我所知,他在製作《沙丘》版本時所面臨的困難激發了《藍絲絨》和《我心狂野》等電影的創作。一種能量從那次經驗中產生。他已經不再和我們在一起,這讓我們深感悲痛。有些電影人,當他們離開的時候,就好像一顆行星從太陽系中消失了一樣。他確實是一個屬於他自己的星球。然而,令人欣慰的是,他還活著,並且富有創造力,想要著手新的專案。我是一個超級粉絲。是的。
對適應性的影響
導演風格的對比


大衛林區於 1984 年上映的首部《沙丘》改編作品在上映時便受到相當多的批評,導致許多人認為赫伯特的作品過於複雜,不適合用電影來詮釋。多年來,林奇一直坦率地分享他對製作的不滿,強調最終剪輯版並不符合他最初的想法——與工作室的衝突導致結果發生了很大變化。
儘管《沙丘》面臨挑戰,林奇仍繼續創作具有深遠影響力的作品,包括《藍絲絨》、《我心狂野》和《穆赫蘭道》。維倫紐瓦確認,他很欣賞林奇的艱難經歷並沒有扼殺他的敘事創造力。相較之下,維倫紐瓦抓住了拍攝兩部《沙丘》電影的機會,這兩部電影都獲得了廣泛的讚譽和認可。
維倫紐瓦向林奇致敬的反思
欣賞林奇的技藝

儘管林奇改編的《沙丘》最初遭遇了不利的評價,但它已經培養了一群忠實的追隨者。林奇電影的獨特性與維倫紐瓦的現代詮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儘管如此,兩位導演都為赫伯特豐富的敘事所帶來的電影景觀做出了重大貢獻。維倫紐瓦的致敬繼續表達了對林奇的欽佩,凸顯了兩位先鋒電影製作人之間的相互尊重,他們都以獨特的方式詮釋了這個標誌性的故事。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