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告:包含《蝙蝠俠》#157 的潛在劇透!
蝙蝠俠是高譚市的標誌性義務警員,他長期恪守嚴格的道德準則:不攜帶槍枝、不奪取生命。然而,漫畫傳說的最新發展表明這些原則發生了重大轉變。這位披著斗篷的鬥士發現自己正在應對越來越複雜的局面,這表明他所熟知的規則可能更多的是指導方針,而不是絕對原則。
在由才華橫溢的 Chip Zdarsky 精心打造、並由藝術家 Tony S. Daniel、Jorge Jiménez 和 Tomeu Morey 賦予生命的《蝙蝠俠》第 157期中,蝙蝠俠的道德界限被推到了邊緣。這個故事把讀者帶入了一場激烈的空中對抗,其風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高。

在本期漫畫中,蝙蝠俠將與列昂尼德庫爾 (Leonid Kull) 正面交鋒,後者是一名狡猾的反派,與謎語人和克格勃野獸關係密切,試圖破壞哥譚市並煽動反美情緒。決戰在一架噴射機上展開,蝙蝠俠對他的「不殺人、不開槍」規則的遵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
蝙蝠俠「不殺人」準則的漏洞
Chip Zdarsky 的《蝙蝠俠藝術》第 157 期(2025 年)——由 Tony S. Daniel 和 Jorge Jiménez 主演

在與庫爾的緊張決鬥中,邪惡的團夥用槍威脅蝙蝠俠,而他對這種情況已經習以為常。然而,當庫爾的一名手下從飛機上掉下來,分散了蝙蝠俠的注意力時,衝突急劇升級。庫爾一邊與風阻搏鬥,一邊與空中的暴徒搏鬥,並繼續發射一連串子彈。蝙蝠俠絕望地採取自衛行動,用手套擋開子彈,卻無意中導致庫爾被擊中致命。
這起事件引發了人們對蝙蝠俠「不殺生規則」的批判質疑。雖然他可能沒有直接導致庫爾的死亡,但他的防禦行動導致了庫爾的死亡。布魯斯韋恩被公認為 DC 宇宙中最敏銳的頭腦之一,他可能明白他的防禦策略可能會導致致命的後果。這一場景反映了他所掌握的微妙平衡,他的行為所帶來的風險最終可能會導致生命損失。
蝙蝠俠為了更大的利益推翻了他的「禁槍」政策
Chip Zdarsky 的《蝙蝠俠》第 157 期(2025 年)藝術作品-Tony S. Daniel 和 Jorge Jiménez 插畫

當蝙蝠俠明確拿起兩把自動步槍作為避免災難的手段時,他進一步重新定義了自己的界線。在噴射機的控制系統發生故障後,飛機即將墜毀在高譚市。為了展現戰略智慧,他指示哈維·布洛克清理下方區域以減少平民傷亡。然而,挑戰依然存在:噴射機的超大機翼對城市建築構成了重大威脅。
面對這個困境,蝙蝠俠做出了一個關鍵的決定。他用步槍切斷了噴射機的機翼,顯示他願意不顧對槍支的厭惡,只為了拯救生命。這種內心的掙扎在他的思想中得到了深刻的表達:「我做我必須做的事,去拯救所有人。」這個關鍵時刻強化了這樣一個觀念:對於蝙蝠俠來說,保全生命可能比他長期以來的禁槍規則更重要。
布魯斯韋恩「禁槍」立場的靈活性
斯科特·斯奈德的《絕對蝙蝠俠》第 1 期(2024 年) 中的見解——由尼克·德拉戈塔繪製

DC 漫畫繼續透過超越傳統地球初始連續性的各種故事情節來探索布魯斯韋恩的禁槍規則的細微差別。一個特別引人注目的例子出現在《絕對蝙蝠俠》#1中,布魯斯在一場戰鬥中從阿爾弗雷德·潘尼沃斯手中奪取了一把獵槍。出人意料的是,他後來向阿爾弗雷德發射了這把槍,但讀者們才發現,他已經改裝了這把武器,可以發射非致命的蝙蝠鏢。這種創新的敘事方式說明了 DC 宇宙如何創造性地挑戰和擴展蝙蝠俠的原則。
《蝙蝠俠》第 157 期現已向 DC 漫畫的粉絲和愛好者推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