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人節已經過去了,如果你錯過了電影《心眼》,可以考慮帶你的伴侶去看《同伴》。標題本身就表明這是約會之夜的完美選擇!
同伴劇情概述
《同伴》講述了艾瑞斯 (由索菲·撒切爾飾演) 和喬什 (由傑克·奎德飾演) 的迷人故事,這對年輕夫婦似乎正沉浸在前往偏遠豪宅的浪漫之旅中。然而,隨著劇情的展開,我們發現艾瑞絲並不是看起來的那個深情女友——事實上,她是為喬許設計的機器人伴侶。當喬許和他的朋友們策劃謀殺一個與他的朋友凱特(梅根蘇瑞飾演)有關的富翁並搶劫他的東西時,影片出現了黑暗的轉折。這個轉折為故事增添了複雜的層次,最終融合了恐怖和科幻元素。
恐怖片中的代表
雖然喬許和艾瑞絲之間的關係是整部電影的主旋律,但《同伴》卻因對一對同性戀伴侶——帕特里克(盧卡斯·蓋奇飾)和伊萊(哈維·吉林飾)——的真實再現而脫穎而出。他們的關係並沒有被降為背景,而是受到了幾乎同等的關注。這種描繪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在恐怖片中,因為同性伴侶通常不太受關注。他們的敘述並非事後才想到的;相反,它成為了影片中最令人感動的方面之一。
酷兒恐怖片的趨勢
綜觀最近的恐怖片趨勢,《敲小屋》提供了另一個以同性戀情侶為主要主題的例子。艾瑞克(喬納森·格羅夫飾)和安德魯(本·奧爾德里奇飾)開始了家庭度假,卻遭遇了令人驚恐的人質劫持事件。與經典恐怖電影中的典型表現不同,這個敘事線呈現了同性伴侶的經歷,但並沒有貶低他們或將他們置於次要角色。它展示了恐怖故事敘述方式的演變,將情感賭注與真實的酷兒表現聯繫起來。
擺脫陳腔濫調
身為恐怖片的忠實粉絲,看到同樣陳腔濫調的劇情不斷重複實在令人筋疲力盡。雖然懷舊恐怖電影有其吸引力,但 2025 年的觀眾渴望敘事的創新和多樣性。最近的一些電影,如《肉體肉體》和《他們/他們》可能提供了誇張的樂趣,但人們明顯渴望將情感深度和表現力相結合的恐怖電影。
同性戀和萬聖節慶祝活動
在萬聖節等文化慶典期間,恐怖與酷兒生動地交織在一起。為什麼 LGBTQIA+ 群體在這樣的節慶文化表達中卻被邊緣化呢?《同伴》中 Eli 和 Patrick 之間的關係強調的是常態而非新奇;正如異性戀一樣,他們之間也有可關聯的互動,而不需要以他們的性取向為焦點。
酷兒恐怖的歷史背景
幾十年來,恐怖電影中一直盛行著酷兒潛台詞。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猛鬼街 2:弗萊迪的復仇》(1985 年),該片因其同性戀主題而獲得認可,即使當時由於社會限制,這些主題被巧妙地掩蓋了。導演大衛查斯金 (David Chaskin) 承認了這一意圖,並強調早期電影製作人如何精心製作符合受文化禁忌影響的情感的敘事。
持續需要真實的代表
恐怖引起了許多酷兒人士的共鳴,他們從恐怖的鬥爭和生存故事中找到了慰藉。這一流派歷來致力於探討逆境主題,與 LGBTQIA+ 的經驗產生深刻共鳴。展望未來,看到更多以帕特里克和伊萊、埃里克和安德魯這樣的真實同性戀情侶為主角的電影至關重要。想像一部扣人心弦的恐怖驚悚片,讓人想起《陌生人》,講述一對同性戀夫婦經歷他們自己的考驗——是時候讓這樣的故事變成現實了!
發佈留言